字词 | 御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御医yù yī宫廷医师,也称太医。明清时太医院里有御医一职: 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了,也便含笑问,“供奉好?”(匹二·963) 御医yù yī宫廷的医生。《晋书·齐王攸传》:“帝遣~~诊视。” 御医 御医医官名。掌给皇帝、后妃及大臣医病。《明史·职官志三》: “太医院: ……御医4人 (正八品,后增至18人) ……” ☚ 御仆 御士 ☛ 御医 御医皇帝内廷供奉的医生。又名侍医、侍御医。御医专门为皇帝及其亲眷服务,可以接近皇帝。秦始皇的侍医夏无且,经常提着药囊侍奉左右,故荆轲刺秦王时,他能以药囊掷荆轲。医术及运气好的侍医,常能得宠。但若医治无效,又常大祸临头。御医的选拔十分严格,许多是从医术高明的民间医生中挑选入宫的,也有些是通过考试或世袭进入御医行列的。因此,许多御医的医学理论水平较高。古代许多打着“御纂”旗号的医书实际上出自御医的手笔,如宋代的《圣济总录》、清代的 《医宗金鉴》等,均有御医的心血。 ☚ 疾医 太医 ☛ 御医 御医皇帝随身负责保健、医疗的医生泛称。没有作为职官名正式见于百官志,大抵太医、典御、奉御、侍御医、医正、医助等凡直接为皇帝医药服务者,皆可称之。明清始有专称,属太医院。 ☚ 医官品级 太医 ☛ 御医yu yiimperial physician 御医royal physician 御医yù yīimperial doctor; imperialphysician 御医皇帝、后妃等御用的医师。 御医唐朝为侍御医的别称。 御医伎术官名。(1)宋置,属尚药局,掌供御医疗之事,员额四人。(2)明清置,属太医院。明制员额四人,正八品,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定设十人。清制御医员额十三人,初由各省选精通医理之士报太医院,由院考选补用; 后改由吏目升任。其职掌首先是承应宫廷看病,此外如各王公府第、文武大臣或外藩王公有患病者,也要前往治疗。 御医宫廷内宿医官差遣。隶翰林医官院。 职源与沿革晋朝已有御医之名(《晋书·齐王攸传》)。北宋设御医之职,系翰林医官院(局)医官的差遣。南宋沿置(《宋会要·职官》36之103、105)。 职掌值宿宫内,分科祗应医药事。 品位视所带医官阶定官品。如翰林医效、御医杨师道(《宋会要·职官》36之104),御医杨师道官品为从七品(翰林医效)。序位在医师之下。 编制❶绍兴十二年四月十人(《宋会要·职官》36之104)。 御医技术官名。隶殿中省尚药局。 职源与沿革《周礼》有缝人,是为之始(《周礼·天官》下)。北宋崇宁二年二月置(《宋会要·职官》19之6)。 编制十二人(同前书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