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互助合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互助合作

二、互助合作

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四川和全国 一样,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建立和发展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的途径来实现的。
土地改革后,缺地无地的农民虽然分得了土地,但因大多数家底很薄,资金、耕牛、农具短缺,加之单家独户经营,难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互助合作的要求。于是,党中央决定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趁热打铁”,逐步开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为此规定了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即不能采用暴力剥夺,而必须采用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坚持自愿原则;实行依靠贫农、下中农,巩固、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采用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逐步发展,即❶组织和发展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
❷组织和发展以上地入股、统 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❸组织和发展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5月11日《川东报》报道,长寿县渡舟乡一村向金全等5户农民,建立了生产互助组。这是四川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之一。1952年1—2月,根据中央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决议(草案)》精神,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区党委及时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明确指出,劳动互助合作是由个体经济走向集体经济的道路,是农业的发展方向。川北区党委还提出,在完成土改复查的地区,应把春耕生产和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时建立的互助组,是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的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劳动互助组织,分为临时和常年的两种。它们是在不改变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群众固有的习惯发展起来的互助合作形式,最容易为刚分得土地的农民所接受。临时互助组,是季节性的劳力、畜力变工互助形式,农忙过后即行解散。常年互助组,是长期定型的、有共同发展生产计划和一定组织制度的互助形式,它的互助内容除变工互助外,还涉及到技术和供销方面的互助。
1952年底,四川省共办这种互助组81.78万个,参加农户541.3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6%。同时,还试办19个初级合作社,有209户农民参加。这种初级社,是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社员的土地实行作股入社,统一经营;耕畜与大型农具归社统一使用;社员参加集体组织的生产劳动。收益分配既有按劳分配又有按股分红。这种形式,它的统一经营发挥了比互助组更大的优越性,而私有土地分红又符合当时农民的意愿。1952年12月5日中共四川省委制定了《四川省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五年发展计划(草案)》。
1953年春,鉴于在发展互助合作过程中,部分地方违反了自愿原则,出现强迫编组、盲目追求发展数量的现象,便对互助组进行了整顿和收缩,并将133个盲目建立起来的初级社转为互助组。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共四川省委召开了全省互助合作会议,确定当年冬春新建460余个初级社,并于秋后以区为单位建社。据省政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报告所述,1953年四川省互助合作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完成当年增产8%的任务,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到年底,全省有较为巩固的互助组约60万个,组织起来的农户占全省总农户的15%,若包括秋收中的临时组,组织起来的农户约有60%左右;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46个。
1954年,合作社由试办进入大量发展时期。省委提出,要像抓土改那样,抓好合作社的发展。这年底,互助组增加到93.79万个,参加户数达892.1万户,占总农户的67.9%;初级社共有9 370个,入社户达30.1万户,占总农户的2.3%;此外,还试办高级社64个,入社农户1961户,占总农户的0.01%。这种高级社,取消土地分红,把耕畜和大型农具作价归公,产品和收益全部实行按劳分配。
1955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召开的全国各省、市、区党委书记会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提出“运动的高潮就要到来”,批评了所谓‘小脚女人”后,四川省合作化运动的形势急转直下。这年秋冬,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初级合作化。年底,初级社达17.39万个,入社户数762.9万户,占总农户的57.1%;高级社达663个,入社户数6 350户,占总农户的0.05%。初级社的规模,一般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主要生产资料作股入社,承认社员的私有权,分配上既有按劳分配,又有土地按股分红,使社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得到合理调整和满足。这 一年,初级社能迅速发展,主要是❶农民有发展生产的要求和向往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
❷保留土地分红,农民能够接受;
❸划新上中农和批判“小脚女人”,有强大的政治压力。但由于这年农业全面增产,将当时出现的急躁冒进错误,掩盖起来了。
正当初级社才在全省普遍建立不到一年,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还没有上路,多数社的土地、耕牛、农具入社作股和社员的互利问题尚未解决,农民对取消土地分红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到1956年秋又骤然掀起并社升社、建立高级社的热潮。年底时,全省已有12.5万个高级社,879.6万户参加,入社面占65.1%,而初级社和互助组的农户分别只占29.2%和4.4%。
总的说来,农业合作化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所有制方面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搬掉了产生剥削制度的经济基础,改善了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避免了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支援了工业建设。从1952年到1956年的4年中,全省共增产粮食51.35亿公斤,增长31.2%,平均每年净增12.8亿公斤,增长6.7%;农业总产值净增14.2亿元,增长33.02%,平均每年净增3.55亿元,增长8.25%。
但农业合作化运动也出现了不小偏差。这就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要求过急,工作过粗,严重违反了自愿互利原则,损害了农民利益,造成一系列恶果。从1955年冬实现初级合作化到1956年秋普及高级社,不足1年时间,当时多数社的土地、耕牛、农具入股问题尚未来得及解决,便一下子要取消土地分红和投资利息。这种作法,违背了群众意愿,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因此,195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下降到213.05亿公斤,比初级社的1956年减少2.55亿公斤,减产1.11%。

☚ 一、土地改革   三、人民公社 ☛
000048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