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收入与分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收入与分配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收入与分配1958—1978年

人民公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是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统一经营,分级管理;集体劳动,按劳分配。但又随时间不同,管理和分配形式有所不同:
建社初期,公社是统一核算单位,即公社集体所有制。公社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社的生产规划和直接调配全公社劳力、资金和物资。公社有指挥全社生产和安排生活的大权。一是实行“一平二调”,根据全社的生产、生活需要,平均抽调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劳力、物资、车马等等。二是取消了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三是实行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搞供给制分配。
1959年,辽宁改公社所有、公社统一核算为生产大队所有,生产大队为统一核算单位。
1960年,中央发出指示,强调要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提出了“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所以到1962年后,正式形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文革”期间搞“穷过渡”,曾一度实行大队统一核算,大队、生产队两级管理。但从总体看,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稳定下来,一直持续到农村改革前。生产队作为基本的核算单位同时也就是基本的分配单位。分配方案由生产队提出,但必须经大队和公社批准方可施行。分配内容及形式和高级合作社有类似性。从总收入中扣除费用部分,剩下净收入,再缴纳农业税,扣除集体提留,余下的按社员劳动所得的工分进行分配。实行人均基本口粮和按劳动工分分配口粮相结合,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分配办法。


表9-1-1 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集体经济统一经营收入与分配情况统计


单位:万元、元

年 份总收入总费用净 收 入
总计比上年
±%
总计占总收
入%
净收入占总
收入%
国家税金占净
收入%
集体提留占净
收入%
农民所得占净
收入%
农民人
均收入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59909
182765
155592
170344
159439
178641
21.2
14.3
-14.9
9.5
-6.4
12.0
54453
58643
64953
59646
54061
59846
34.1
32.1
41.7
35.0
33.9
33.5
105456
124122
90639
110698
105378
118795
65.9
67.9
58.3
65.0
66.1
66.5
17345
16585
12283
9012
8877
9446
16.5
13.4
13.5
8.2
8.4
8.0
15649
24977
10924
14439
10254
12380
14.8
20.1
12.1
13.0
9.7
10.4
72462
82560
67432
87247
86247
96969
68.7
66.5
74.4
78.8
81.9
81.6
47.90
56.20
48.40
61.70
55.00
59.80
1964178584-6245535.011612965.0100168.61854716.08756675.452.60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207877
239266
259142
257155
259086
306125
309486
300715
343865
368849
389967
391324
414997
446881
16.4
15.1
8.3
-0.8
1.8
18.2
1.1
-2.8
14.3
7.3
5.7
0.3
6.0
7.7
68341
75725
81589
81419
91150
101063
110639
117556
123781
137802
149295
162688
167086
175536
32.9
31.6
31.5
31.7
35.2
33.0
35.7
39.1
36.0
37.4
38.3
41.6
40.3
39.3
139536
163541
177553
175736
167936
205062
198847
183159
220084
231046
240672
228636
247911
271385
67.1
68.4
68.5
68.3
64.8
67.0
64.3
60.9
64.0
62.6
61.7
58.4
59.7
60.7
9305
10782
10975
10914
11233
11953
11659
11457
12658
12814
12844
13092
13263
13486
6.5
6.6
6.2
6.2
6.7
5.8
5.9
6.2
5.8
5.6
5.3
5.7
5.4
5.0
21587
26184
27557
31032
27157
37198
34292
29291
40753
50201
58467
51442
53419
52440
15.5
16.0
15.5
17.7
16.2
18.1
17.2
16.0
18.5
21.7
24.3
22.5
21.5
19.3
108644
126575
139021
133790
129546
155911
152896
142411
166673
168031
169361
164102
181229
205459
77.9
77.4
78.3
76.1
77.1
76.0
76.9
77.8
75.7
72.7
70.4
71.8
73.1
75.7
62.99
70.96
76.46
67.50
63.65
73.87
71.81
67.41
77.55
77.36
77.24
74.18
88.71
91.33

根据表9-1-1,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农业经济总收入从159 909万元增加到446 881万元,增长了1.8倍。总收入在1960年、1962年、1969年、1972年(与上年同期比)分别出现过-14.9%、-6.4%、-0.8%、-2.8%的负增长,说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对农村经济的严重影响。净收入从1958年的105 45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271 385万元,增长了1.6倍。在净收入中,国家税金从17 345万元减少到13 486万元,下降了22.3%,由占净收入的16.5%降低到5.0%,降低了11.5个百分点; 集体提留从15 649万元增加到52 440万元,增加了2.3倍,由占净收入的14.8%提高到19.3%,提高了4.5个百分点; 农民所得从72 462万元增加到205 459万元,增长了 1.8倍,由占净收入的68.7%提高到75.7%,提高了7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7.90元增加到91.33元,增长了96.6%。说明在这20年间国家对农业实行逐渐降低的低税政策,这期间集体提留增长相对较快,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配明显向集体倾斜。
☚ 一、合作化时期的收入与分配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收入与分配 ☛
000064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