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宗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宗炳 宗炳375—443晋代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东晋末至宋元嘉中,朝廷屡次征召不就。妙善琴书绘画,信仰佛教,精于玄理,曾作《明佛论》。尝效法陆探微,作“一笔画”。毕生好游名山大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病返江陵,遂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壁上,自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影响甚大。其中“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文末“畅神”一说,使中国画理论在“以形写神”的见解上,又推进了一步。绘画作品有《孔门弟子像》、《颍川先贤图》、《惠特师像》、《问礼图》、《永嘉屋邑图》等。古人赞云: “炳明于六法,迄无适善。” ☚ 羊欣 顾景秀 ☛ 宗炳 宗炳375—443南朝宋代杰出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居家江陵(今属湖北)。土族出身,信佛,情性清高。《宋书》和《南史》俱载,他曾多次被荐征作官,俱不就,唯以山川自然为乐。曾漫游四方,“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即尚长,字子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因将游景画于居室四壁,对人说:“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著《画山水序》,云:“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阐明了透视学原理的形体远近大小的规律。还曾提出“应目会心”,“万趣融其思”的绘画观点等。作品有《颖川先贤图》、《惠特师像》等,均已失传。 ☚ 顾恺之 陆探微 ☛ 宗炳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人。宗炳有才德,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棲丘遯谷30余年。其每游山水,辄留连忘归。凡所游履,皆绘图于居室,而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妻罗氏与其同趣,亦有高情。罗氏先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先后多次被征召为主簿、太尉参军、太子舍人、通直郎等,皆不就。其著有文集十六卷(一作十五卷),已佚。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录宗炳诗二首。 ☚ 刘义隆 孔甯之 ☛ 宗炳南朝宋画家。公元375年生,443年去世。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擅图画、书法。435年著《明佛论》。402年7月,与僧慧远等18人创建白莲社,即“净土宗”。412年宋武帝刘裕召为官,不就。著有《画山水叙》,为中国早期著名画论。 宗炳 371 宗炳375—443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南阳涅阳 (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精书画、善音律,性情淡泊。东晋末至宋元嘉中,朝廷屡召不就。信佛,在庐山与慧远等人创立“白莲社”。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隐居衡山,后老病回江陵。自叹既老且病,再不能遍观名山,遂将所见山川景物画于壁,卧以游之。并说:“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著有《画山水序》,为中国早期山水画论重要文献。主张“含道应物”、“澄怀味象”,提出“畅神”说。书中所述“远近法”,为中国最早有关透视学的理论。 ☚ 顾恺之 陆探微 ☛ 宗炳 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能书画,善鼓琴,好山水。作品未流传下来。他不乐为官,朝廷屡召不起。游历许多名山大川,图绘于壁,“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所著《画山水序》,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山水画理论著作。文中提出“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殊途同归说;对“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的透视原理的运用;“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山水画功能首在“畅神”——陶冶性灵说等等,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顾恺之 王微 ☛ 宗炳375—443南朝宋山水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继承发展了老庄美学思想,提出“澄怀味象”等重要美学命题,著有《明佛论》、《画山水序》。参见“澄怀味象”。 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能书善画通音律,好游山水,老年时画山水于壁上以卧游,对观察描绘山颇有心得。有《画山水序》传世。论点如:“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人影迹,诚能妙写”。论画法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文章明确的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比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1377~1446)创立远近法的年代约早1000年。提出“畅神”之说,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以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这种观点是在中国“以形写神”的理论上又推进了一步。 宗炳375~443Zong Bingpainter and man of letters of Song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湼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擅弹琴、书法、绘画。孝武帝召他做官,不就。游历各地,西到荆巫,南登衡岳,年老才回江陵。把经历各地的景物,画在室中。作有《画山水叙》一篇,论述如何在画面上表现远近大小,与王微所作《叙画》,同是我国早期的山水画论。 宗炳(東晉·寧康三年——劉宋·元嘉二年 375~443) 南陽湼陽 (今河南鎮平) 人,家江陵 (今湖北江陵)。幼有至性,精於玄理,妙善琴、書、晝。獻武帝稱旨,辟為主簿,不起,問其故,答曰: “吾栖幽飲壑三十年。豈可於王門折腰為吏邪?”乃西涉荆巫,南登衡獄,因結宇衡山,以疾還江陵。嘆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難遍睹,惟當澄懷觀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圖之於壁。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令衆山皆響。”《庾元威論書》曰:“宗炳出 ‘九體書’,所謂縑素書、簡奏書、箋表書、弔記書、行狎書、檝書、藁書、半草書、全草書,此九法極真草書之次第。” 宗聖觀記(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