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环境影响评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lmpact Statement

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环境法制中的基本制度之一。最早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会议上提出的。1969年美国颁布的 《国家环境政策法》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将它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规定下来。此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如欧洲经济共同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等在其立法或有关业务活动如贷款评估中均确立了这一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 (1) 实体方面,指拟定开发计划或建设项目时,事前对该计划或项目将给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环境系统造成什么影响,这些影响之结果又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历史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所进行的调查、预测与评价,以及据此制订出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与措施;(2)程序方面,指评价人资格审核、第 (1)方面即实体方面的资料与文件公布以及就此征询有关人员和地区居民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反应在决定中、评价结果的审核认可等三个方面的法律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

又称“环境预评价”。在一项工程选址、设计时就对其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需评价的工程主要是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按对象分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等;按时间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够满足以下条件:
❶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
❷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
❸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❹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
❺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huanjing yingxiang pingj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建设施工过程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的预测和估计。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
中国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这一制度要求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即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和绿化地带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及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
国防工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调查和综合分析工程对环境污染状况和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和投产以后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工程分析和调查的内容包括:建设规模,主要原材料、燃料、水的用量和来源,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废物等的性质、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废弃物回收利用和防治污染的方案、设施和主要工艺,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方案,扩建计划和发展规划等。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包括:周围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和气象情况,周围地区的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情况,周围地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情况,生活居住区的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以及地方病和周围的大气、土壤、水的环境质量状况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和投产以后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分析包括:对地质、水文和气象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周围地区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周围地区的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噪声、振动对周围生活居住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在综合分析上述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各种环境影响的数学模型,如原材料输入的计算模型,用污染物排放后与产品数量之间的换算模型来估算一个工程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这样便可以对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有利于工程建设,又有利于防治环境污染的最佳方案,并可对环境保护措施投资进行估算,以获得投资少而收效大的污染控制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或者只作污染物扩散的环境影响评价,或者仅对大气、土壤、水和生物等环境要素分别进行单要素影响评价。污染物扩散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采用大气或水体的扩散模式进行估算的。对于中小型项目,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形式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关评价单位或直接由建设单位填报。
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预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的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环保部门审批,同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投资2亿元以上的项目经过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

☚ “三废”治理   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所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并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布局上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科学根据。大型项目宏观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内容应包括:
❶总论: 编制依据,采用标准,控制与保护目标;
❷建设项目概况:名称、建设性质、地点、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原料、燃料、水的用量及来源以及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废物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和噪音、震动值。废弃物回收利用、综合利用、职工编制、生活区布局等;
❸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地理、地形、地貌、土壤和地质情况的水文及气象情况;
❹环境监测的建议:监测布点原则,监测机构的设置,人员设备以及监测项目;
❺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❻结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建设规模、性质、选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等。

☚ 其他基本建设   非生产性建设 ☛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对一个工程在选址、设计、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评价环境影响的工程主要是指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基建项目,如港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等。因为它们大面积围垦荒地或围海,对各种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会产生重大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是: 在调查和综合分析工程及周围环境状况基础上,建立各种环境数学模型,对照国家环境标准,估算出施工过程和建成投产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便提出有利于选址、实施,有利于防治环境污染的最佳方案。

☚ 环境控制成本   环境保护“三同时” ☛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又称环境影响分析。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以前对它的选址、设计以及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是一种导向性的评价,各个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格式和规范有不同的要求; 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设计、投资和开工日期。但可以将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预先降低到最小水平,降低以后的污染治理费用。
1969年,美国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在 《国家环境政策法》 中定为制度。随后,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法国等也陆续推行。中国1979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这种制度要求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即根据气象、地理、水文、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现已成为我国 《环境法》 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国务院颁布的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 “国家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促使决策者考虑其对环境和资源开发投资有何潜在影响的一种必要程序。主要目的是预防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退化,其成果是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报告书应在决策之前向决策者提供,以阐明开发项目可能引起的潜在影响,以确保开发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 (以下简称环评单位),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是为建设项目服务的意识。环评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从环保角度为建设单位提供该项目是否可行的技术性文件,也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判定该项目是否可行的技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既是为建设单位服务的,也是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特殊性。环评工作必须准确地评价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事求是地回答当地的环境是否有承载力,科学地论证环保措施的经济、技术的可行性,正确作出该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管理 ☛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系统、全面地评价与分析某一拟建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减少这些环境影响的备选方案的方法程序即环境影响评价。它是由有关部门独立地进行的。拟建的新装置可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造成影响。它的潜在影响随项目的类型与规模不同而不同。它可能影响环境的一个或若干个组成部分,可以立即或滞后地、直接地或在过程链终端处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来鉴别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环境影响报告为依据,它包括与评价某一项目潜在影响有关的一切数据和资料。如:项目本身的情况、项目所处地区的环境状况,以及项目施工过程中和投产以后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状况等。各国对其规范各不相同。在有些国家,如德国,只对大型项目(电厂、机场、高速公路、新建水泥厂等)才强制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其他一些国家,如瑞士,即使对较小的项目也要求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规范规定了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和必须进行评价的项目与设施(类型、规模)。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项目修改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可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或者只作污染物扩散的环境影响评价,或者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分别进行单要素影响评价。污染物扩散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大气或水体的扩散模式进行估算。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重叠法、矩阵法、环境评价系统法等。这些方法均把区域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污染物扩散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扩散计算法、扩散——净化综合计算法、区域环境污染的综合分析法等。

☚ 环境审计   环境风险评价 ☛
000031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