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其程序可以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经常用流程图来标志。前者主要用于知道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与管理,后者用于知道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❶目的性原则。任何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其目的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❷整体性原则。在分别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之后,应该着重分析其综合效应。这样才能更准确、全面的估计整个环境可能收到的总体影响。
❸相关性原则。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根据环境系统的相关性,研究系统各层次、各级的联系。
❹主导性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抓住各种政策、项目建议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工作,抓住主要矛盾,寻求解决方法。
❺等衡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除了注意主要环境的整体效应之外,还要注意系统内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均衡,不能忽视某些关键环境要素所受到的压力。
❻动态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研究不同层次、不同时间阶段的环境影响特征,从时间角度全面考虑环境影响的全过程。
❼随机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涉及的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加必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
❽社会经济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角度进行,全面权衡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环境影响评价能对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服务。
❾公众参与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要公开、透明,使公众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的情况存在很多问题,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通过政策制定使公众逐渐参与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