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障碍
是对外界环境的意识的损害,表现为对外界的意识清晰程度或意识范围的障碍。主要有:
❶昏迷状态 意识完全丧失,不能感知外界刺激,随意运动消失,许多反射活动也逐渐消失,严重时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昏迷状态可见于各种严重疾病,如感染、中毒、尿毒症等。
❷昏睡状态 属于较浅的意识障碍。病人意识并未完全丧失,但思维活动难以进行,不能记忆。见于中毒、感染及大脑器质性损害疾病(昏睡及觉醒是逐渐发生的)及癔病(昏睡及觉醒是突然发生的)。
❸混浊状态 病人意识清晰程度显著降低,思维缓慢,联想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困难,表情呆滞。见于癫痫发作后、颅内压力增高,颅脑创伤或感染中毒性疾病。
❹意识模糊 处在一定的觉醒状态,但意识清晰程度已有轻度变化,思维较缓慢费力,灵活性较差。表情茫然,反应迟钝,能意识到强烈刺激,尚可记忆。见于脑损害、高烧等。
❺谵妄状态 病人除意识清晰程度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大量幻觉和错觉。在大脑受到严重损伤时出现,伴有心理病理症状,病人表现出恐怖,兴奋不安,思维紊乱,言语极不连贯且有片断妄想,对周围人物、时间和地点不能记忆。当意识完全清醒后,对病中发生的情况很少或完全不能回忆。
❻梦样状态 表现为意识清醒程度减低并伴有梦境般体验。对外界反应迟钝,有时还有梦呓般的自语,见于感染中毒性精神病和癫痫。
❼意识朦胧 表现为意识范围的缩小或狭窄,同时又有意识清晰程度水平的降低。对周围感知迟钝,有片断的错觉或幻觉,定向力不完整。意识朦胧状态常常是发作性的,即突然发生,突然停止。多见于癔病和癫痫性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