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解释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1993年,西奥多·帕纳优托借用1955年西蒙·库兹涅茨界定的人均收入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倒U形曲线,来描述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EKC揭示出环境质量开始的时候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退化,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收入的增加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呈倒U形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到达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又由高趋低,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创立的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 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美国人担心自由贸易恶化墨西哥环境并影响美国本土环境的问题,首次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污染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为 “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长而下降”。1992年世界银行的 《世界发展报告》以 “发展与环境” 为主题,扩大了环境质量与收入关系研究的影响。1993年Panayotou借用1955年库兹涅茨界定的人均收入与收入不均等之间的倒U型曲线,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EKC揭示出环境质量开始随着收入增加而退化,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收入增加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为倒U型关系。另有一种理论解释,是从政府对环境所实施的政策和规制手段来阐述的。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国民收入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而且整个社会的环境意识还很薄弱,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力较差,环境受污染的状况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恶化 (由于上述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强和管理能力的加强,一系列环境法规的出台与执行,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若单就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而言,环境污染与收入水平的关系是单调递减关系。 ☚ 外部效应 碳排放系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