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姜夔《踏莎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姜夔《踏莎行》

姜夔《踏莎行》姜 夔

姜 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①沔:沔州,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②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日。③华胥:《列子《黄帝》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是传说中的国名,此代指梦境。④争得:怎得。⑤书辞:指书信。⑥离魂:指离开肉体的灵魂。郎行:郎那边。⑦冥冥:暗沉沉。

双英图 【清】 禹之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鉴赏 姜夔二十多岁的时候,在合肥结识了青楼中的二姊妹,对她们一往情深,别后也经常怀想,这段恋情在他的词中曾多次提及,如《一萼红》《小重山令》等。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时作者自沔州东去湖州,途中经过金陵,在江上又梦到了自己的合肥情人,有感而发,以深情的笔触写下了这首词。

前三句写梦。因为所有的情思皆由梦引起,所以自然先写了梦中的情景。“燕燕”形容情人身姿的优美,“莺莺”形容情人声音的动听,以“莺莺燕燕”称呼自己的意中人,包含了缠绵不尽的柔情蜜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许是白天对于意中人相思太多,所以夜里在梦中,梦到情人的轻盈体态和娇软的声音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生动。“分明”二字写出了梦境的清晰,是词人相思之情的体现,“又”说明梦到自己的意中人已不止一次,词人的一往情深由此可见。

接着词人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象意中人对自己的思念之情。也许仍然是在梦中吧,意中人向自己倾诉黑夜是如此漫长,而她对自己的相思是如此刻骨,所以想到这种思念不能让自己知道,内心便充满了痛苦。“薄情”二字是情人对自己的昵称,包含了无尽的幽怨和叹息,正是因为情深,所以才要抱怨“薄情”,女子半嗔半怨的神情历历如在眼前。春天正是怀人的时节,虽然才是初春,心绪却已被思念占得满满的,这里春天的气息被一片相思所感染,充满了伤感和哀愁。

下片写睹物思人,旧情难忘。“别后书辞”是情人寄来的书信,“别时针线”是情人临别前给自己做的衣服,这原是很寻常的事物,然而在这里却别有一番情味。书信写满了情人对自己的思念,而穿在身上的衣服满载的是情人的一片深情,看到这些,词人想不感动都没有办法。带着这些珍贵的回忆,词人感觉对方并没有走远,而是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也一样不可磨灭。

末二句写了梦醒之后想象情人魂魄归去的景象。在一片明亮的月光之下,淮南千山冷寂无声,冥冥之中,情人的灵魂已经归去,无人照管,也没有任何痕迹。一种寂寞惆怅的情怀油然而生,词到这里,塑造了一个凄清冷寂的意境,感人至深。

整首词都围绕着“梦”来写,从情人入梦写起,至情人梦魂归去而止,将相思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挚的情感,自然的过渡,使这首词成为难得的佳作。(常迎春)

集评 王国维:“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

唐圭璋:“此首元夕感梦之作。起言梦中见人,次言春夜思深。换头言别后之难忘,情亦深厚。书辞针线,皆伊人之情也。天涯飘荡,睹物如观见人,故曰‘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两句,以景结,境既凄黯,语亦挺拔。昔晁叔用谓东坡词‘如王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人斗好’,白石亦犹是也。刘融齐谓白石‘在乐则琴,在花则梅,在仙则藐姑冰雪’,更可知白石之淡雅在东坡之上。”(《唐宋词简释》)

链接 南宋追求格律形式的词风。在南宋词坛上,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为代表的一批词人,他们在创作上注重词的格律形式,这种创作风气在词论上也得到了呼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张炎的《词源》和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张炎在《词源》中将独尊姜夔的观点表现得尤为鲜明,并将“协律”“雅正”“清空”和“意趣高远”视作好词的标准。沈义父的《乐府指迷》则独尊周邦彦,他的论词标准和张炎基本相似,提出的四个标准是:“音律欲其协”“下字欲其雅”“用字不可太露”“发意不可太高”。由于张炎、沈义父两人都深谙音律,所以,他们在对词的格律以及技巧方面的论述颇为精当,对后世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尊姜夔的总集《词综》。《词综》是清代著名词人朱彝尊和汪森编定的一部词总集。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是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与朱彝尊友善。此书由朱彝尊编选二十六卷,汪森又增补十卷,其中的资料多辑自原始文献,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既有作品,也附有词人姓氏、籍贯、著作以及宋、元人的评语。全书以时代先后为序,共选辑唐、五代、宋、金、元诸代六百五十多位词人的词作两千两百五十多首。《词综》“以醇雅为宗”的选录标准,鲜明地体现了清代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主张。汪森在《词综序》中认为,不应把词作为“诗之馀”,并明确推尊姜夔为词家正宗,并以张辑、卢祖皋、史达祖、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等人为羽翼,但始终只字不提苏、辛词风,为浙西词派奠定了理论基础。朱彝尊在《词综《凡例》中又指出“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


唐宋词之姜夔《踏莎行》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姜夔《踏莎行》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①沔:沔州。治所在今湖北汉川东南。姜夔自幼随父宦居于此,先后约二十年。②燕燕二句:莺燕借喻恋人。一说莺、燕指二入,意同苏轼诗的“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一说莺燕分别指恋人的言谈和体态两方面的特征。兹从后说。③华胥:梦境的代称。语出《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子华胥之国。” ④淮南二句:似脱胎于杜甫《梦李白》诗的“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二句。

【译文】 似燕体态好轻盈,如莺语言更动听,相见分明在梦中。夜长怎让你知情,春初我已相思重。

别后书信一封封,别时针线是你缝。魂离身躯随郎行,淮南月照千山冷,独自归去无人疼。

【集评】 近代·王国维:“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人间词话》卷下)

【总案】 此首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元旦。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合肥词事》云:“白石去年冬随其妇翁萧德藻离湘鄂往湖州,沿长江东下,此时道过金陵,其词涉淮南者,盖翘望合之作”又云合肥情词“尚得十九首。不以予说为然者,谓予说将贬低姜词之思想内容。然情实具在,欲全面了解姜词,何可忽此?况白石诚挚之态度,纯似友情;不类狎妓,在唐宋情词中最为突出,又何必讳耶?”此说有理,可酌从。


姜夔《踏莎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姜夔《踏莎行》

《踏莎行》·姜夔

姜夔

 自东沔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白石是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格调“清空峭拔”,犹如“野云孤飞,来去无迹” (张炎《词源》)。其生平亦如孤飞的野云,飘泊不定。他曾在安徽合肥居住过,“我家曾住赤栏桥” (《送范仲讷往合肥》)。在这儿他有过一段恋爱史,他有好几首词便是为此而作。他写恋情,不同于一些艳词之以软媚纤丽取胜,而是以蕴藉深挚见长,在爱情词中别创一格。这首词,用记梦方式诉述内心深情,无论在艺术构思或者描写手段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十分引人注目。

白石20多岁时在合肥结识了一位女子,“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 (《淡黄柳》)。由于他行踪不定,往往聚会以后又赋别离: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箫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长亭怨慢》)这里的小桥、玉箫,都是指他那位合肥的伊人。正因为别多会少,两地相思的离恨也就经常在他笔下出现。

小题指出本词写作时间是孝宗淳熙十四年正月初一,地点是在金陵附近的江上舟中。词虽短小,但却写得纡回曲折,含蓄而多不尽之意。上片写梦境,但不先说破,却着力刻画伊人形象(莺莺、燕燕本为女子名,这儿即指伊人),且轻盈、娇软形容她的体态、举止和谈吐,直使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接着点出上面两句乃是写梦中人,作者是在梦中(华胥国)和她相会。“夜长”两句补叙梦中情,两人互诉情怀的口吻宛然在目:她在埋怨薄情郎怎能想象她长夜怀念之苦,他则有感于相思情意比春天来得还快。这是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的场面。

下片是梦醒以后。先写睹物思人,随即借用寓于浪漫情调的倩女离魂故事,设想伊人亦如倩女一般,其离魂亦不远千里来与自己梦中相会、黯然归去的凄凉况味,借此展开新的境界。这种写法,做到了白石自己所说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也” (《诗说》)。

王国维对白石词多贬语: “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人间词话》)但对本词结尾两句却特别推重: “白石之词,余所最善者,亦仅二语: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同上)月光皓洁,千山冷寂,在大自然静谧的气氛中,更突出了离魂踽踽独行,伶仃无依的姿影,而词人魂牵梦萦的怜念之情也随而徐徐流露。《人间词话》又指出:诗人“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花鸟本来不知人的忧乐,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乃是借花鸟以说明特定环境之下人的主观心情。白石此二语之受到激赏,恐怕也在于其客观的“外物” (冷月千山)与自己主观的内心活动相互映照衬托,从而暗示出词人蕴藏于心底的无限深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