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竺国按摩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竺国按摩法

天竺国按摩法

古代保健体操之一。适用于中老年的一种保健体操。共18势,包括洗手法、开胸法、虎视法等内容,这些动作类似现代的四肢和腰腹运动。天竺是指古印度,天竺国按摩法是中国秦汉以来导引的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国外的一些动作编制而成。唐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在其医著《千金要方》中对此种按摩法有过论述。书中写道:“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参见“孙思邈”)。

☚ 五禽戏   诸病源候论 ☛
天竺国按摩法

天竺国按摩法

天竺国按摩法出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后也收入《云笈七签》和《遵生八笺》。据考,印度文献中尚未见记载,故此功法为中国僧人托名编制。本功功效正如孙思邈指出:“若逐日能依此法三遍者,一月后百病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捷,不复疲乏”。本功每势行10~30次。习练者可根据个人身体的强弱情况决定18势全练或选练。本功18式势如下:
❶两手相捉,互转如洗手;
❷两手浅相叉,翻手掌向前推出,回手手心朝胸收回,如此反复做;
❸两手相捉按大腿,左右同;
❹两手相叠,按于大腿上,然后徐徐向左后转动身体。按右腿向右后转动身体;
❺左手前伸如挽五石力弓,右手后挈如拉满弦,用暗劲;
❻两手握拳于胁旁,左右轮流推向前方;
❼两手掌左右轮流向前推,如推石状;(附图2—1—15)
❽两手握拳,左臂外展,同时右拳捶于左胸,为开胸法,左右同;
❾自然盘腿大坐,两手放在膝上,斜身向左右轮流偏倚,如排山倒;(附图2—1—16)
❿打坐,两手抱头,俯身在左右腿上转,左右同;(附图2—1—17)(11)打坐向前俯身,两手据地、缩身曲脊、上举3次;(附图2—1—18)(12)两手握拳,左右手拳眼轮流反捶于背上;(13)正坐,伸两腿,两脚轮流向前虚掣;(14)两手托地,头向左右回顾、眼如虎视。(附图2—1—19)(15)站立,分别向左向右后扭身3次。(附图2—1—20)(16)打坐,两手急相叉,左右脚轮流踏在两手心上;(附图2—1—21)(17)起立,左右脚轮流向前向后虚踏;(18)打坐,以左手勾住左脚并置于右膝上,右手捉住右脚放在左膝上,然后两手放在两膝上。


图2—1—15


图2—1—16


图2—1—17


图2—1—18


图2—1—19


图2—1—20


图2—1—21

☚ 老子按摩法   太清治身法 ☛
天竺国按摩法

天竺国按摩法

天竺国按摩法,是一套以天竺国命名的动功锻炼方法。原收录在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后也收载在《云笈七籤》和《遵生八笺》中。本功法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作“天竺国按摩,此是婆罗门法”,《云笈七籤》中仅作“按摩法”。本功法是否确传自印度,尚待考查。对这套功法,孙思邈指出: 如逐日能依此三遍者,一月后百病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捷,不复疲乏。操作法:
❶两手相握转动,如洗手法。
❷两手浅相叉,翻复按向胸部。
❸两手相叉,共按大腿,左右腿同。
❹两手相叠,按于大腿,徐徐转动身体,左右同。
❺以手如挽五石弓力,向左右同。
❻两手握拳,左右轮流推向前。
❼两手左右轮流向上,如托石法。
❽两手握拳,向左右推出,此是开胸法。
❾坐式,斜身向左右轮流偏倚,如排山。
❿两手抱头,转身摇动在大腿上,此是抽胁法。(11)两手据地,向前俯身,曲脊向上三举。(12)两手左右轮流反搥背上。(13)坐式伸出两腿,轮流以一脚向前虚掣。(14)两手托地,头向左右回顾,此是虎视法。(15)站式,向后拗身,并向上三举。(16)坐式,两手相叉,两足轮流踏所叉手掌。(17)站式,两脚轮流向前后虚踏。(18)坐式,伸出两脚,用两手去勾两脚,并时时以手按膝。

☚ 老子按摩法   白云子导引法 ☛
000202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