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代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代文 唐代文tangdai wen唐代的散文创作,包括骈文和古文。在中国散文史上,唐代散文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唐代,不仅产生了韩愈、柳宗元两位第一流的散文大师,而且他们所开辟的散文创作之路,也为后代的散文发展树立了榜样,影响极为深远。唐代散文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唐古文运动之前。在这个阶段里,散文的领域基本上为四六骈体文所占据,各式文章,包括朝廷公文、赠序书信、祭文碑志等,大多用骈体写作,其中虽不乏佳作,但骈四骊六、声律对仗的形式,对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达及思路的贯通,都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因此初、盛唐时期的散文成就与同期的诗歌成就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产生出散文大家。第二阶段: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是指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文章传统,以单行奇字、不拘形式之文,来取代讲究排偶、声律、典故、辞藻的骈文。韩愈及其追随者李翱、皇甫湜、欧阳詹、李观、沈亚之等,在李华、萧颖士、元结、独孤及、柳冕等人大力鼓吹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提倡这种“古文”,后又得到柳宗元的积极支持,以致在贞元至元和的二、三十年中,形成了一股写作古文的社会风尚,被后代史家称为“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不仅有理论主张、群众基础,更有卓越的创作实绩。韩愈的散文,或端直剀切,雄辩滔滔,或气盛言宜,势不可挡,或寓庄于谐,怪怪奇奇,达到了得心应手、无施不可的化境,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和感染力。柳宗元的散文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尤其在山水游记、寓言等方面,都有开创之功,成为后世散文家仿效的楷模。韩、柳去世后,古文运动衰落,骈体文风回潮,李商隐、杜牧的骈文写得哀恻婉转,低回不尽,代表了晚唐的文风。到了唐末,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继承韩柳散文的传统,写出了许多富有战斗锋芒的讽刺小品,被鲁迅称为“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 唐代诗 唐五代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