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游艺游艺习俗一般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竟技和民间游戏等。我们这里侧重讲竞技和游戏。游艺习俗往往不是独立开展的一项活动,而是附属于其他民俗事象之中,特别是与岁时节日相联系。竟技习俗的形成与生产劳动、战争、宗教祭祀活动有关,有些竞技民俗后来演变成传统的体育活动得以传承。竟技民俗很多和民间游戏相结合,变成民间娱乐活动。游艺飞俗不少起源古老,但在流传中逐渐推动原来的意义,如放风筝,最早是作为通讯工具,另有除灾祛病的含义,而后来成为娱乐活动。唐代因习俗向奢靡发展,所以游艺大盛,象踢鞠、荡秋千、斗鸡、走马、养鹰之俗,从官府到民间都十分风靡。如斗鸡,由于唐玄宗乐于此戏,在宫中设鸡坊,寻雄鸡数千,养于宫内,又从六军中选五百小儿进行驯饲。由此影响民间。民间盛此风后,又成为赌市。当时有神鸡童贾昌,以善弄鸡,成为五百小儿之长,他的父亲也因此得贵受封,以致民间有歌谣加以讥讽:“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