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代歌舞戏《钵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代歌舞戏《钵头》 唐代歌舞戏《钵头》唐代歌舞戏,相传故事出自西域少数民族(当时称之为胡人)。有一个胡人,他的父亲在山中为猛虎所伤,便上山寻找父亲的尸体。他身穿丧服,披头散发,面带哭泣之状。他边走边唱,表达对父亲的哀思。山有八道弯,他唱的曲子也有八段。最后他找到猛虎,同虎搏斗并将它杀死,为父亲报了仇。这出戏有情节,表现这个人上山寻找父尸和他同猛虎搏斗的过程。有具体的扮相,演员要身穿丧服,披头散发。面部要表现出哭泣的样子来。更为重要的是戏中有歌有舞,而且运用了虚拟的手法,演员要在舞台上表现出在山上行走的情形,而且要表现出山有八道弯来。《钵头》比之《东海黄公》同戏曲的距离更近了。《钵头》在今天日本的能乐中仍存在。 ☚ 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 戴面具表演的《兰陵王入阵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