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代的文教政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代的文教政策

 唐建立后,继续推行隋代崇儒兴学的政策,学校教育制度在隋朝的基础上,经过百年的经营,已相当完备,在中国乃至世界都达到了空前的昌盛程度。唐高祖一即帝位(618年)便下诏恢复国家和州县之学。第二年又在国子学立庙祭周公、孔子。624年在《兴学敕》中宣布,崇尚儒宗,治国要以发展教育为先。唐太宗即位后,又进一步推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儒学被定为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指导思想,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都以儒学经典为内容,命令撰写《五经正义》以统一经学,以儒学的德行学识为标准,选拔儒生为政府官吏。武则天时因夺权与掌权的需要,采取兴佛废学的文教政策,儒学被贬到佛、法之后。唐玄宗为政时,又恢复了崇儒兴学的政策,提倡尊孔读经,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亲注《孝经》,规定每家都必须有一本,并确定了中央学校、地方学校的编制,且记载于法典之中。“安史之乱”以后,随着政治的混乱,战争的频繁,学校日趋衰落,在“国之大事,戎马为先”的政策下,文化教育随着政局的波动而起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