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夏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夏桀夏末代君主,名履癸。馮衍《顯志賦》:“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 夏桀 夏桀亦题《伊尹谏桀》。西汉轶事小说。韩婴撰。原载《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二章。《新序·刺奢篇》、《尚书大传》亦皆载有此故事 (文各有异)。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夏桀,姓姒,名履癸,夏末国王,著名暴君。作品描述: 桀为酒池糟堤,纵奏靡靡之乐,一鼓而如牛饮酒者就有三千人。群臣皆相持而歌曰:“江水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趋)归于毫,毫亦大兮!”又歌曰:“乐兮乐兮,四牡骄兮,六辔沃兮! 去不善兮从善,何不乐兮!”伊尹知上天对夏的惩罚将至,而进谏说:“君王不听臣言,而上天的惩罚将要到来,灭亡的日子不会久了。”夏桀拍手,嗑然而笑,说: “你又口出妖言。我有天下,犹天上有日; 日有灭亡的日子吗? 日亡我亦亡。”于是伊尹遂投奔于汤,汤授职以相。作品揭露了夏桀的荒淫暴虐,反映了夏朝灭亡的趋势。开头就以夸张之笔,极写桀的荒淫而不理朝政:“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接写群臣之歌:“江水沛兮,舟楫败兮”,颇含讥刺意味。伊尹劝谏,桀又说什么 “吾有天下,犹天之有日也; 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也”。这则是绝妙的自我讽刺,比较鲜明地勾画了夏桀的刚愎而不知耻的形象特征。作品叙事亦歌亦文,语言形象活泼,且个性化。“江水败舟”、“日亡吾亦亡”,比喻生动,寻味无穷。 ☚ 接舆夫妇 伊尹谏桀 ☛ 夏桀 夏桀夏代的第十六位国君,名履癸,残暴荒淫,为汤所灭。《商颂·长发》六章:“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毛《传》:“有韦国者,有顾国者,有昆吾国者。”郑《笺》:“韦,豕韦,彭姓也。顾、昆吾,皆己姓也。三国党于桀恶,汤先伐韦顾,克之,昆吾、夏桀同时诛也。” 《书序》 曰: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于桀战于鸣条之野。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夏师败绩,汤遂从 (zòng)之。遂伐三朡,俘厥宝玉。汤归自夏,至于大坰。”陈奂《传疏》:“汤虽战胜,桀国未亡,故《序》云‘迁社不可’也。桀因败绩,西走定陶,定陶故三朡国,故《序》云 ‘汤从之伐三朡’也。开州在定陶北,击柝相闻,昆吾与桀同日灭也。于是夏桀已亡,汤归商邱,即天子位。” ☚ 夏南 顿丘 ☛ 夏桀 夏桀即桀。名履癸,夏代最后的一个君王,荒淫暴虐,受到汤的讨伐,被俘,流死南巢。屈原《离骚》云:“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王逸注:“桀,夏之亡王也。殃,咎也。言夏桀上背于天道,下逆于人理,乃遂以逢殃咎,终为殷汤所诛灭。”《离骚》:“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亦为同义,后世往往以夏桀与殷纣并称,作为暴君之代表。又《天问》:“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王逸注云:“言夏桀征伐蒙山之国,而得妹嬉也。……肆其情意,故汤放之南巢也。”桀事《史记·夏本纪》有载。 ☚ 夏育 桂父 ☛ 夏桀(2次) 夏代国君。名履癸。残酷剥削,暴虐荒淫。在有仍(今山东济宁)会合诸侯,攻灭有缗氏。后被商汤击败,出奔南方而死。夏代遂亡。~之常违兮《离》何承谋~《天》 夏桀xià jié即桀。生卒年不详,又名癸、履癸,谥号桀(凶猛的意思),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履癸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离骚》:“夏桀之常违兮。” 夏桀夏王朝末代国王。孔甲曾孙,姒姓,名癸。暴虐无道,宠妃妹喜,建肉林酒池,荒淫无度;建瑶名宫室,横征暴敛,杀死敢于直谏的大臣关龙逢,天下怨声载道。诸侯叛桀附汤,商汤伐桀,战于鸣条(今属河南封丘),夏桀失败亡命南巢(今安徽巢县) 而死。在位53年,国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