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声切韵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声切韵表》等韵学著作。清代江永撰。本书分析中古音系,兼及上古音韵。书中将206韵据古音、今音进行分析。等呼相同为一类,今音同、古音不同的别为一类,四声相从。共104类。三十六字母横列。该书审定今音、考定古音,均称精审。江氏以入声兼配阴阳,对古音研究有很大启发意义。但江氏以为三十六字母“不可增减、不可移易”,是其保守之处。 四声切韵表 四声切韵表音韵学书名。清江永著。一卷。此书是一个表现《广韵》音系的等韵图。用三十六字母及等呼说明《广韵》的分韵和各韵的字音。全书以“类”为单位,同韵同等同呼的字列为一栏,各类字音依类相从,没有划分为一个个的图,各类字音在整个图中鱼贯排列。每栏纵列平、上、去、入相应的各个韵部。如韵图起首“一等合口呼”栏内,纵列“东”“董”“送”“屋”四个韵部,横列从“见”到“日”三十六个字母。纵横交合处列声、韵、调拼出来的字音,各字之下注明《广韵》的反切。全书分韵类为一百零四个大类,一韵之内按等及开合口分类,如东韵分为“一等合口呼”和“三等合口呼”两类;冬韵分为“一等合口呼”一类等等。江氏分韵列字,大体以中古韵书的音系为依据,循用宋元时代等韵的观念来处理字音。他制图的基本精神是“述古”。他说:“此表依古二百六韵,条分缕析,四声相从,各统以母,别其音呼等列。字之切即注本字之下,开卷了然。”江氏要使读者“了然”的是《广韵》音系以及上古语音,而不是他当时的语音,这同元明以来许多韵图的创作旨趣是大不相同的。 ☚ 经史正音切韵指南 切韵考 ☛ 四声切韵表音韵学书。一卷。清江永著。用等韵原理研究切韵音系兼及上古音,以三十六字母及等呼来说明《广韵》的分韵和各韵的字音。音表之中,不仅标明等呼,还注明古今音,对我们了解古今音的流变以及《切韵》音系的性质,很有参考价值。但墨守宋人三十六字母而不敢有所移易。有奥雅堂丛书本。 四声切韵表 215 四声切韵表见24160江永。 ☚ 古韵标准 恒言录 ☛ 四声切韵表 四声切韵表音韵学著作。清江永(生平见《古韵标准》条)撰。是清代第一份表现《切韵》音系的等韵图,是江永等韵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也可视作清代今音学研究的发端。 ☚ 音学辨微 声韵考 ☛ 四声切韵表 四声切韵表(清)江永著。横排三十六字母,纵列206韵,韵以等呼四声别之。表后为《切字母位用字》列举三十六字母各母使用的反切上字,并注明等次。有晚清、民国间多种刻本、石印本。 ☚ 同文韵统 佩文韵府 ☛ 四声切韵表一卷。清江永撰。此书作于康熙年间,《四库全书》收入“小学类存目”。是一部从古音研究角度分析和表现《广韵》音系的韵图。江氏对明清时代表现“时音”的韵图不满,认为应遵照中古韵书、韵图体制制作韵图。他说自己的著作是“依古二百六韵,条分缕析,四声相从,各统以母,别其音呼等列。本字之切,即注本字之下,开卷了然。”其审音标准有三:一以开合分、一以等分、一以古今音分。江氏从研究上古音的角度出发,把古今音的流变作为划分中古音类的标准之一,某些音类虽然“且从今音列之”,但有一些中古韵书中本属一类音的字却分属两类、三类,如支、虞韵即如此,这种做法造成混乱,殊不足取。本书前列凡例六十二条,备论其分析考定之意,而列表于后。韵图用三十六字母代表声类,韵类分为一百零四个大类,一类之中再按等呼的不同分列为小类。声调仍分平上去入四类。列图格式是将同韵同等同呼的字列为一栏,各类字音依类相从。每栏纵列四声相应的各个韵部,横列三十六字母。纵横交合处列字,各字下注明《广韵》反切,有些切语江氏曾加以改作。韵图形式与《切韵指掌图》及《四声等子》接近,只是没有分为独立的图而已。江氏提出“数韵共一入”之说,韵图将入声字兼配阴、阳,在凡例中他对这种处置有详细说明,主要根据是古音中的阴、入韵字通押和偏旁互谐。江氏之说得到丁显的赞赏,受到夏燮《述韵》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的批评,“数韵共一入”之说对分析上古音系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四声切韵表》有应云堂原刊本及《贷园丛书》本、沔阳陆建瀛刊本(合《古韵标准》、《音学辨微》),另有光绪二年 (1876年) 浔阳李氏刊本、民国壬申(1932年)湘潭孙氏家塾刊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