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诊断radionuclide diagnosis系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物理仪器性诊断。其原理是应用某些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并能被某些组织、器官吸收(但对机体无害),同时利用特殊装置得以显示,从而对不同组织、器官形态及功能等进行分析与鉴定。根据不同器官组织对某核素的亲和性不同,制成多种诊断用核素,如131I、125I、197Hg、203Hg、198Au、51Cr、32P、111In、67Ga、99mTc、99Tc等。核素诊断可用于甲状腺、心、肝、肾、肺、脑、淋巴、骨等多种器官与组织,有的可观察其形态、功能及血流的变化,有的可显示病变影像等。核素诊断的仪器近年发展亦较快,如多功能仪、γ-闪烁照像机、发射计算断层、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等。其中对甲状腺、肝、脑、心脏诊断灵敏可靠,在诊断、治疗及测定功能、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放射免疫分析更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变化亦能较准确地显示。但任何某类仪器皆非万能,有时需配合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