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简称“永衡官银号”。中国近代吉林地方官办金融机构。前身是吉林永衡官帖局及其附设的官钱局,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合并成为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号设于省城,在省内许多地方设有分号。主要业务是发行纸币,有官帖、大洋票、小洋票、铜元票等多种,特别是官帖作为该省法定货币,流通甚广。辛亥革命前,官帖的流通额为7895万吊,至1931年底已达968085万吊。1932年时吉林大洋票的发行额亦达1130万元。“九一八”事变后,该官银号被日军抢占,后为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接收。

☚ 新疆官钱局   永衡官银号 ☛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吉林省最早建立的官办地方银行。宣统元年(1909), 巡抚陈照常将吉林永衡官帖局(1898成立)和官钱局 ( 1908成立)合并成立。总号设省城(今吉林市),其主要业务是发行官帖纸币和大小洋票, 向政府垫款和向商民贷款。随着业务的扩大自宣统元年起, 先后在营口、天津、上海、依兰、长春、宁古塔、哈尔滨、应山、珲春、延吉、榆树、扶余、大连、王常、德惠等地广设分号。各分号办理汇兑, 代收解税款, 代总号收放贷款。该号章程规定, 营业所得实利按十成分派,以六成五作为资本金, 三厘作地方公益金, 一成作公积金, 二成二厘作为奖励金。自1913年7月至12月获利实得1 702 680吊。该号在吉林、长春、哈尔滨、吉长、东铁沿线城市, 广泛经营钱庄、粮栈、典当、杂货、烧锅、印刷书局及电灯厂等, 均冠以“永衡”二字, 又称支号。借银号之雄厚财力, 竭力扩充经营, 至1919年其资本额达到150万银元。自建立以来, 发行官帖极多, 到1914年底, 发行纸币140881000吊, 到1927年, 达30亿吊。1917—1921年, 发行大洋票600万元, 小洋票2401万元。纸币泛滥, 贬值, 给民族工商业和广大人民带来很大损失。

☚ 官银钱号   台南官票局 ☛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旧中国省办金融机构之一。为吉林将军延茂所创设,成立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初名永衡官帖局,设立的目的有:
❶代理省库,办理司政府出纳事宜,并借垫官款。
❷发行官帖,补现币之不足,接挤商用。
❸控制全省法,平剂市价(永衡二字意义,在使币价跻于平衡,永不动摇)。开办时的资本,由延茂于库存俸饷中,拨借银3万两,后于1904年全数无息缴还;又于1900年由机器局拨领资本银5万两,亦于第二年全数无息还讫,以后并无他项官本,亦无商股附入,可谓一无本钱的金融机构。它所宣称的资本金大洋1000万元,与准备金400万元,都是由发官帖吸收而来,并非实际投资。1908年巡抚朱家宝在官帖局内附设官钱局,发行银元、银两钞票,与官帖相辅而行。1911年,官帖、官钱两局合并,改称为“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总号设在长春,分号共26处,多在吉林省内。所营业务,除代理省库,经营存、放、汇业务(并不发达)外,主要是发行纸币,有吉林官帖、吉林大洋票、吉林小洋票、吉林哈大洋票等多种,到1928年时流通额达4700余万元。另外,还经营许多附属事业,从收购土特产到开当铺,办工厂,无所不为,附属事业的业务量,远远超过银号本身的业务。该号与东三省官银号、边业银行、黑龙江省官银号合称为东三省“四行号”。“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接管。1932年7月1日合并于伪满洲国中央银行。

☚ 东三省官银号   黑龙江省官银号 ☛
000007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