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以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就如何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作了深刻的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教育原理,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科学理论依据。1978年邓小平主管教育工作后,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方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深刻、精辟的论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指出: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邓小平论教育》第62—64页)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从根本上明确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伟大战略思想,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他的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是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方向,是教育事业发展建设的基本准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特别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对其内容和方法作了新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科学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二是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愈益紧密。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又要求劳动者掌握较高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邓小平说: “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页)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最根本的要求—— “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指引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表现出多样化、层次化、综合化的特点,在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和发展。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和劳动技术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早在1955年邓小平就指出,青年 “要用最顽强的精神去学习”,“成为识字的人,有文化的人,能够掌握科学和技术的人。” (《邓小平论教育》第8、9页)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对青年一代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旨在进入社会谋求一定的职业为目的所从事的一种定向性的专门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普通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要求学生了解一般性的职业常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为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或将来担负一定的职业劳动打好基础。全面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中等教育结构比较单一、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扭转教育与生产劳动、经济发展相脱离的一个重要措施。
(2) 建立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现代化大生产以及高等学校的教育功能,决定了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是 “教育、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云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和科学研究人员,他们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大量科学研究工作,从而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一支重要力量。邓小平指出,“随着高等院校的整顿,学生质量的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会逐步增强,科研的任务还要加重,朝这个方向走,我们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就会更快一些。” (《邓小平论教育》第33页)由于高等院校中蕴藏着巨大的科学潜力,在以科技为先导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过程中,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把尖端科技成果转化为领先产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解决这一课题,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就是高等院校 “教育—科研—生产” 联合体。
(3) 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深入搞好中小学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教育传统,也是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它在今天没有过时,而且它还有助于克服教育脱离实际的倾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 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育与经济建设 ☛
000002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