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合作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合作医疗hézuò yīliáo

我国农村和城镇街道中实行的一种医疗制度。多用集体筹集资金的办法解决医药费用。例如:“公社实行合作医疗,社员按照家庭人口多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合作医疗费,就诊不另交费。”(《人民日报》1958.9.4)“1969年,宿迁井头公社办起了合作医疗。5年多来,社、队两级党组织像当年办农业合作社那样办合作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扬。”(《人民日报》1975.3.17)

合作医疗hézuòyīliáo

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

合作医疗

我国农村实行的由农民自己或农民与集体经济共同集资、具有互助互济性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50年代中期。在农业互助合作化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集资医疗站和医疗费用实行互助互济的作法,称为“集体保健医疗”或“合作医疗”,并逐步在全国农村推广。1979年12月,卫生部、农业部等联合发布《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对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整顿和改革。根据群众自愿参加的原则,合作医疗由农民自己集资或由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共同集资兴办,并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来确定享受医疗待遇的范围和标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减轻了农民患病时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合作医疗

055 合作医疗

我国群众创造的依靠集体力量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医疗组织。一般以村组为单位,群众自愿参加,自愿共同筹集医疗资金,实行集体互助,免费或部分免费开展疾病的防治工作。

☚ 防疫站   妇女保健制度 ☛

合作医疗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系集体办医疗的一种形式。此种医疗形式于本世纪70年代初出现,发自农村,后被广泛推广。经费是以参加此种医疗的个人集资、集体给以补贴,政府财政适当照顾,在一般的村屯可有2~3间房、2~3个医务人员,3~5千元钱,体现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主要处理小伤、小病、常见病、多发病,达到小伤小病不出屯,就医方便、送医药上门,突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农村卫生管理、文明村屯建设等,对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解决老、弱、贫防病治病、实现2 000年初级卫生保健内容有重要意义。

合作医疗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指群众根据自愿互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集资医疗保健制度。它是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我国农民创建的一种新型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合作医疗

中国农村居民在自愿、互利、互助的基础上,由集体经济和农民共同筹集资金的一种较初级的医疗保健形式,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在湖南省乐阳县出现,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60年代合作医疗开始在全国兴起,70年代中期全国绝大部分农村都建立起合作医疗组织,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享受着不同程度的医疗减免待遇。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集体经济消弱以及管理上的原因,合作医疗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全国合作医疗覆盖率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恢复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覆盖率有所回升。目前合作医疗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集体经济的提留和农民上交的合作医疗金,主要形式为“合医合药”、“合医不合药”、“合药不合医”及“合防保不合医药”四种。这些形式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互助的合作性质,对农村健康保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由于一些地区集体经济薄弱,筹集资金困难,合作医疗仍处于低水平,对大病治疗保障程度低,缺乏大病风险抵御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合作医疗制度应在更大范围推广,人民健康保障水平也应相应提高

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是群众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依靠集体经济举办的一种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属社会健康保险的范畴。中国在对职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对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的同时,提倡对农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从集体经济的消费基金 (公益金)中予以力所能及的资助。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曾办起了由群众集股的医药合作社。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合作医疗逐步建立。1955年河南省正阳县王店乡团结农庄创建了合作医疗。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的兴起,合作医疗迅速发展。1960年2月,中共中央对合作医疗予以肯定,指出根据目前情况,以实行人民公社社员集体保健医疗制度为宜。1968年12月,推广了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办好合作医疗的经验,全国农村多数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湖北省麻城县、广东省曲江县樟市人民公社、浙江省临安县横溪人民公社、江苏省常熟县东张人民公社和无锡县阳山农场(集体所有制),分别自1957年或1958年举办合作医疗以来,已坚持二十多年。合作医疗发展的历史表明,合作医疗是适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一种医疗制度,但不是唯一的医疗制度(参见“医疗保健制度”条)。推行合作医疗制度,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是否愿意选择和接受这种医疗制度的自主权。
合作医疗坚持群众自愿参加,实行集体互助的办法。在农村,一般由社员个人和集体(包括生产队或生产大队、公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筹集合作医疗基金。合作医疗按基金筹集、核算单位、管理体制,分为几种。
(1) 队办: 由社员个人和生产队共同筹集基金,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核算。由于中国农村的经济水平差别很大,社员个人负担的部分,标准不一。有的在分配时一次或分期交纳现金,也有的以个人、家庭种植或采集的中草药,按质论价,抵交基金,少数集体富裕的生产大队,也有社员个人不交纳基金的。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社员的合作医疗基金,全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的公益金支付。生活有困难的烈属的合作医疗基金,在公益金或社会救济中予以照顾。集体负担的部分,也视经济情况而不同。一般在生产队公益金中按人补助一部分,也有少数生产队在队办副业、企业的积累中支付一部分。合作医疗的享受范围和标准自定。
(2) 队办社管: 它的基金筹集同队办一样,区别是按生产大队核算,由全社统一管理。
(3) 社队联办: 它的基金筹集除同队办一样外,有条件的公社在社有的分配金额中按人补助一部分,合作医疗基金由全社统一管理,享受的范围和标准全社统一。不同的是采取公社与生产大队分成核算的办法,提留比例和各自报销范围,由社队协商确定。
(4) 社办: 它的基金筹集除同社队联办一样外,合作医疗基金由全社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享受的范围和标准全社统一。
(5) 社办县管: 它的基金筹集同社队联办一样,但合作医疗基金由全县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或由县与公社、生产大队分成核算。例如,生产大队诊治的医药费由生产大队按规定报销,公社诊治的医药费由公社按规定报销,县及县以上诊治的医药费由县按规定报销。合作医疗的享受范围和标准全县统一。以上几种核算形式各有优缺点,主要应根据当地的群众愿望和经济基础、管理水平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通过后,由于明确人民公社不再是农村的基层政权机构,而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因此在举办合作医疗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一种是完全由集体经济组织举办,这是少数; 另一种是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参加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合作办,如上述的队办等各种方式; 再一种是由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之间合作办,共同筹集资金,采用医疗卫生保健合同制的办法,承包给由赤脚医生、乡村医生组成的联合保健站或农村卫生院。
参加合作医疗的对象: 凡是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认合作医疗章程,交纳合作医疗基金,都可以参加合作医疗,并享受合作医疗规定的待遇。社员参加合作医疗后,领有合作医疗证,凭证就近到生产大队的卫生室就诊,或由赤脚医生出诊。就诊时,一般除交纳少量的号诊金外,按商定的办法减或免缴医药费。如需转诊、转院治疗者,采取由下而上逐级转诊的办法,按规定报销医药费。社队企业中务工社员,有的省(如江苏省)规定,社队企业可按工资总额提取5%的医药费,拨交给合作医疗为基金,务工社员凭合作医疗证就近到生产大队卫生室或卫生院就诊。
实践证明,合作医疗制度对解决农民看病吃药起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农业、财政、卫生等部门共同协调,多渠道筹集资金,共同发展卫生事业的精神。江苏省启东县自1970年实行全额报销医药费以来(按规定的自费药品除外),到1980年止,医药费报销金额在一百至五百元的有191,900人次;五百至一千元的有1,672人次;一千元以上的有272人次; 最多的一名社员报销六千元以上。
各地办好合作医疗的共同经验是:
❶思想上必须分清“互助互利”与“平调”(指无偿调用集体或个人的生产、生活资料) 的界限。合作医疗是群众本着自愿互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集体福利事业,符合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不能把合作医疗当成副业来经营,要求上缴利润。
❷组织上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合作医疗管理组织。成员由干部、社员、赤脚医生和卫生院的代表组成,设有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日常工作,人员工资一般在提成的管理费中支付。卫生院协助公社和生产大队做好合作医疗的巩固、发展工作,不断总结经验。
❸经济上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必要的制度。合作医疗经费应单独建帐,立户储存,专款专用。卫生室的各项收入(包括号诊金、自费药品费、其它业务收入)和各项支出,均应统一向指定的管理单位结帐、报销。卫生室的药品应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合作医疗经费的收支情况,应做到日清月结,每季会审,年终公布。负责合作医疗的会计应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和报账工作,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合作医疗财务收支的核算资料,做到民主理财,接受监督。
❹贯彻卫生工作的方针,搞好预防,减少疾病,降低发病率,推广使用中草药和针灸等简易的民间疗法,这些都是巩固合作医疗的积极措施。不少地方由于采取就地取材,上山采药;因地制宜,种植药材;中西结合,加工药材;以药换药,互通有无,医药费用显著降低。
❺要重视赤脚医生及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参见“赤脚医生”条)
考核合作医疗的统计指标有以生产大队为单位举办合作医疗百分率;按举办合作医疗核算形式的构成比;合作医疗基金实收率 (指合作医疗实收基金占应收基金的百分率);合作医疗基金构成比和合作医疗医药费分析。

☚ 赤脚医生   少数民族卫生 ☛
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

即通过自愿和互助、互济、互利的原则统筹经费,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 村民小组   赤脚医生 ☛

合作医疗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合作医疗

cooperative medical service (or care);cooperative medicine; community-sponsored medical servi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