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肌皮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肌皮瓣musculocutaneous flap

是包含横纹肌、皮下组织及皮肤的皮瓣。其血液供应来自节段动脉分出的肌皮血管,以肌肉为其携带载体。多用以修复骨骼、神经或肌腱裸露的巨大缺损。可采取游离移植,进行小血管吻合,亦可带蒂移植。其优点是组织丰满,移植后外形及功能较好。常用的肌皮瓣有胸大肌皮瓣、斜方肌皮瓣及背阔肌皮瓣等。

肌皮瓣

肌皮瓣

由肌皮动脉穿支供血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与位于其深面的肌肉作为一个整体用于移植者,称为肌皮瓣(图1)。肌皮瓣属于复合皮瓣。肌皮瓣通常以血管进入端或血管进入部位的肌肉为蒂进行移转。仅以血管为蒂进行移转者,称为岛状肌皮瓣。将血管切断行与受区血管相吻合的游离移植者,称为游离肌皮瓣。在由肌纤维与骨骼直接附着的肌肉部位形成肌皮瓣时,还可以包含骨块,称为骨肌皮瓣。

图1 肌皮瓣模式图


肌皮瓣的组织丰富,血运充沛,抗感染力强,其发展与应用进一步丰富了皮肤移植的手术方法。可用以同时修复皮肤缺损和恢复原已丧失的肌肉功能,如重建肛门和括约肌。或用于修复胸、腹壁面积较大的深度或全层缺损,填充特别是有骨质缺损如慢性骨髓炎死骨清除后的凹陷,闭合褥疮、深度皮肤放射损伤创口,再造乳房等。
可供临床应用的肌皮瓣,应具备以下条件:
❶肌肉位置表浅,分离操作安全易行。
❷肌腹有符合修复需求的体积。
❸有协同肌存在,切取后不致引起供区显著的功能障碍。
❹肌肉由单一的,或虽非单一的但有一条占优势的主要血管蒂供血,且自肌肉的一端进入。岛状肌皮瓣或游离肌皮瓣还要求血管蒂须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于转位或吻合操作的进行。
肌皮瓣手术,如位于四肢,可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进行。切开皮肤后,应将皮瓣周缘与肌肉间稍行缝合固定,以免在操作过程中二者分离,影响皮瓣的成活。运动神经多随血管蒂进入肌肉,如非为恢复肌肉功能且有碍移转,或期望于移植后肌肉萎缩使体积缩小而不显臃肿时,可切断之。皮肤感觉神经应尽可能设法与受区的皮神经吻合,成为有较好感觉的皮瓣。以较微细的血管为蒂的肌皮瓣,需经延迟方可移转,以免供血不足而致手术失败。
颈部、躯干、四肢都可切取肌皮瓣。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位于颈侧,皮瓣宽度可为6~7cm,长可达20~24cm,其主要血管蒂来自枕动脉的分支,自胸锁乳突肌肌腹上1/3的后方进入,位于舌神经的前方。另外在肌起点部位尚有耳后动脉分支由肌前侧进入(图2)。可用于颈前、颜面、口腔、下颌、颈后等部位缺损的修复。

图2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
1.耳后动脉; 2.枕动脉;3.舌神经。


胸大肌肌皮瓣 胸大肌位于胸前,宽阔,平坦呈扇形,用为肌皮瓣将造成一定程度的供区功能障碍,使用时须全面衡量得失。胸大肌过于发达或妇女乳房过于肥大者不甚适用。主要血管蒂源自位于胸小肌深面的胸肩峰动脉在该肌上缘分出的胸支。另有呈节段分布的较小的血管蒂,来自胸廓内动脉的贯穿支,故亦可切断主要血管蒂而以内侧为蒂。皮瓣面积可达12×25cm(图3)。可用于头、颈、前胸壁、胸骨、腋等部缺损的修复或屈肘功能的重建。

图3 胸大肌肌皮瓣
1.腋动脉; 2.胸肩峰动脉。


斜方肌肌皮瓣 斜方肌位于躯干后侧,如全部用于移植将引起肩下垂畸形。但其中下部为可供利用的部分,此部皮瓣面积可达宽6~10cm,长30cm。主要血管蒂始于锁骨下动脉的颈横动脉,自颈根部进入肌肉,并分为升支和降支(图4)。可用于乳房再造,胸壁、头颈、背、上臂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的修复或肌功能的重建。

图4 斜方肌肌皮瓣
1.颈横动脉。


背阔肌肌皮瓣 又称胸侧壁肌皮瓣或胸背肌皮瓣。背阔肌位于躯干后侧,呈三角形,可形成的皮瓣面积甚大,达28×8cm。主要血管蒂来自肩胛下动脉的终末支——胸背动脉,于距背阔肌起点约10cm的深处进入肌肉 (图5)。可用于乳房再造,头、颈、胸壁、腹壁、背、上臂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深度缺损的修复或肌肉功能的重建。

图5 背阔肌肌皮瓣
1.胸背动脉; 2.腋动脉。


股直肌肌皮瓣 股直肌为呈梭形的肌肉,位于股前侧中央浅层,为屈髋、伸膝的强有力肌肉,只有当四头肌的其他各头完整时,方可考虑用以形成肌皮瓣,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其供血源于股深动脉的旋股外侧动脉的2~3个血管蒂,由肌腹近端1/3的后侧进入。皮瓣大小约为7×40cm(图6)。可用于修复腹壁、腹股沟、会阴、髋、骶等部位的深度缺损,重建肌肉功能,形成有感觉的皮瓣。

图6 股直肌肌皮瓣
1.股深动脉;
2.旋股外侧动脉。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 阔筋膜张肌为位于股外侧上方的小而平薄的肌肉,其连附的皮瓣面积可大出肌肉4倍,达15×40cm。单一的血管蒂源于股深动脉的旋股外侧动脉的横支,由髂前上嵴下方8~10cm的肌深面进入(图7)。可用于修复腹壁疝、腹股沟疝,外阴部,以及坐骨、骶骨部的褥疮等,并可用于重建肌肉功能,或形成有感觉的皮瓣,以及骨肌皮瓣。

图7 阔筋膜张肌肌皮瓣
1.旋股外侧动脉横支。


腓肠肌肌皮瓣 腓肠肌为位于小腿后上方的最表浅最肥厚的肌肉,有内侧头和外侧头,可分别用以形成肌皮瓣,其所连附的皮瓣面积与肌肉的轮廓一致,但向远侧顺跟腱延伸数厘米仍可成活 。腓肠肌的内、外侧头的血管蒂,各源于由股浅动脉分出的一支腓肠动脉,由接近肌肉的起点部位进入(图8)。可用于膝部、胫部上1/3缺损的修复,如行两腿交叉的方式移转,尚可用于对侧。

图8 腓肠肌肌皮瓣
1.股浅动脉;
2.腓肠动脉。

☚ 游离皮瓣   衬里 ☛
000176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