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切伦科夫辐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切伦科夫辐射 切伦科夫辐射切伦科夫辐射是粒子在介质中一种超光速运动现象。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粒子的运动速度不能超过光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但在折射率为n(n>1)的透明介质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有可能超过光在该介质中的运动速度c/n,这时就会发出一种微弱的可见光,就是切伦科夫辐射。它是一种不同于荧光现象和轫致辐射发光机制的发光现象。
根据惠更斯波动原理(见图),波因相干干涉而加强的条件是:光元波从A传至E′的时间△t′等于粒子从A运动到E的时间△t。因而A、B、C、D各点放出的光元波相互加强且形成EE′ 的平面波前。如果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那就有可能满足上述条件,不难导出:cosθ=c/nV (1) 式中c为光速,n为介质的折射率。由此可见,只有满足(1)式的θ角方向,才会使各光元波相互加强。因此,切伦科夫辐射只能在与粒子运动方向成θ角的一定方向上才能观察到。 产生切伦科夫辐射除需满足(1)式外,还需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❶要求粒子在介质中的轨迹长度比辐射的波长λ更长,否则衍射将成为主要的效应; ❷带电粒子在介质中运动时,它的速度必须是常数,也就是说,要求粒子穿过每一段距离λ的时间差别比辐射的周期1/v要小,否则,粒子的能量损失就会以轫致辐射为主。 辐射特性 ❶有确定的方向,θ永远是锐角,所以切伦科夫辐射的方向总是向前的。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带电粒子产生切伦科夫辐射的最小阈速度 ![]() ❷有连续谱的可见光。其波段主要位于光谱的可见光和近可见光的紫外区域,且以紫外区的光量为最强; ❸光量十分微弱,在单位路程上所产生的光子数是不多的; ❹切伦科夫辐射是平面偏振光; ❺发光时间非常短,一般都<10-9秒。 切伦科夫计数器 用来记录切伦科夫辐射的探测器系统称为切伦科夫计数器。切伦科夫计数器的结构与闪烁计数器相仿,可分为辐射体、光的收集和光的记录三个部分。原则上,任何透明物质都可以作为辐射体,但实际上,由于不同的介质对切伦科夫辐射有不同的微扰效应,因此必须适当选择。一般要求是: 对可见光和紫外光是透明的,折射率n有适当的大小,光学均匀性好,密度小,原子序数小以及没有闪烁效应(但对全吸收切伦科夫e、γ谱仪,则要选择密度大和原子序数大的介质)。辐射体可以是固体,如有机玻璃或铅玻璃等;也可以是液体,如蒸馏水等;也可以为气体,如CO2、N2或Ar等。这主要是根据物理上的要求来确定。光的记录可用照相底片或光电倍增管等。 切伦科夫计数器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目前切伦科夫计数器主要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中,且应用的面十分广泛。例如丁肇中教授在发现J粒子的实验中,就用了六个气体阈式切伦科夫计数器。 在生物医学方面,切伦科夫计数器也得到一定的应用,主要是用以探测硬β线。例如为了研究钙和磷两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可制成同时标记上45Ca和32P的各种不同的磷酸钙制品供给待观察的动物,然后根据需要制取一定的生物样品水溶液。水的折射率n为1.332。在水中,产生切伦科夫辐射的最小电子能量为265keV。45Ca放射的β-粒子能量为0.258MeV,在水溶液中不产生切伦科夫辐射。32P放射的β-粒子能量为1.707MeV,可以通过其引起的切伦科夫辐射而被测定,另外再用液体闪烁技术测定 65Ca核素。切伦科夫辐射技术与液体闪烁技术相比较,一个主要的优点是无化学猝灭。此外,样品制备简单、可测样品量大、本底低等也是其优点。用这一方法已测定过32P和33P,80Br、99mBr和82Br,9Sr和90Sr以及90Sr、90Sr和90Y。 在生物医学中利用切伦科夫辐射来测定强β发射体的活度,常常也可用普通的液体闪烁计数器,无需作化学猝灭校正。遇有颜色猝灭时,常用的样品道比法及外标准源道比法均可用来作猝灭校正。为了减少化学发光的影响,一般都采用符合计数法(见“液体闪烁测量”条)。 ☚ 原子核乳胶探测技术 符合、反符合测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