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科学简称“决策学”。研究决策理论和决策技术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决策所需信息、决策方法、决策心理、组织决策和决策组织、管理者决策能力的开发以及决策对象的特殊规律性等。涉及运筹学、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技术经济学以及各种管理学等学科。对于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实现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决策科学研究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探索决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研究决策活动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等人创立。从70年代开始,决策科学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西蒙撰写的《管理决策新科学》等著作也获得了1973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决策概念、决策要素、决策原理、决策程序、决策种类、决策所需要的情报信息、决策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决策方法、组织决策与决策组织、管理者决策能力开发、决策者的素质与培养等。美国的兰德公司、斯坦福研究所、英国的伦敦战略研究所等是世界著名的决策研究机构。 ☚ 冲突理论 交换理论 ☛ 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决策科学是关于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领导者应如何科学地进行决策,怎样作出科学的决策。它包括调查研究、情报信息、预测、系统分析、计划、规划等一整套决策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从经营管理或是科学研究管理的决策过程中,选择最佳方案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决策科学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决策原理的研究。如研究决策科学的基本理论; 决策的种类、特点; 合理决策的基本要求; 决策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等等。 (2)决策程序的研究。如研究运用系工程,运筹学和统计学中的许多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 (3)组织决策与决策组织的研究。如研究决策权力分配,情报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的合理分工,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决策目标的冲突与协调,等等。 (4)领导者决策能力开发的研究。如研究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知识结构、如何培养、锻炼和提高领导水平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卫生等各方面都涉及。它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企业管理、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决策水平。因此,决策科学在领导科学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领导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 决策修养 最优化理论 ☛
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它是关于决策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新型学科。由西蒙、马奇等人首创。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飞速发展,经济规模扩大,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日深,需要作出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决策,并且迫切要求把这些决策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上; 而另一方面,与决策有关的自然科学,如运筹学、控制信息论、系统论等有了迅速地发展。社会科学中与管理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也有了相应进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迅速而精确地计算有关数据,提供了方便条件。这就使决策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门正式科学,并且成为行政学和各种管理学极为关心的科学。广义地讲,决策科学就是按客观规律去制定政策,设计、选择方案,决策问题,从而达到最优化管理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总结归纳出决策的共同性规律,逐步使决策形成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从而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科学主要研究决策概念、决策方法、决策程序、决策的科学依据、决策系统、决策体制、决策技术和决策的智囊机构等。 ☚ 决策咨询 决策控制 ☛ 决策科学 决策科学它是关于决策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新型学科。由西蒙、马奇等人首创。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飞速发展,经济规模扩大,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日深,需要作出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决策,并且迫切要求把这些决策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上;而另一方面,与决策有关的自然科学,如运筹学、控制信息论、系统论等有了迅速地发展。社会科学中与管理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也有了相应进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迅速而精确地计算有关数据,提供了方便条件。这就使决策论有条件发展成为一门正式科学,并且成为行政学和各种管理学极为关心的科学。广义地讲,决策科学就是按客观规律去制定政策,设计、选择方案,决策问题,从而达到最优化管理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总结归纳出决策的共同性规律,逐步使决策形成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从而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科学主要研究决策概念、决策方法、决策程序、决策的科学依据、决策系统、决策体制、决策技术和决策的智囊机构等。 ☚ 决策咨询 决策控制 ☛ 决策科学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策理论及其应用方法的新兴综合性学科。亦称决策学或决策研究。 决策是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或一定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优选择。因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不同,一般有宏观决策、微观定策; 经济决策、管理决策、社会决策、科学决策;生产决策、经营决策、统计决策;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目标决策等。在现代经济社会管理中,决策是其最本质、最高级的职能。决策是否合理、及时,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研究决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是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决策的行为过程、信息、技术、方法以及决策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学科任务是运用经计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新成就,综合研究决策的科学理论依据; 为有关部门判别、检验、选取最优决策方案服务。现代决策科学除了要研究决策的理论、地位、作用、规律和特点外,主要研究下列四方面的内容:(1)决策程序。包括合适目标的确定,如目标的数量化、目标的约束条件、目标冲突和多目标问题,决策方案的设想、构思和效果预测,决策的确定和实施; (2)决策方法。包括决策的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和人的能动因素,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排队论、模糊数学、库存论以及智力激励法、特性举例法、检核表法、哥顿法、特尔菲法、适用技术、效用理论等;(3)计量决策效果。包括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分阶段)的决策效果,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的关系,评价效果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等;(4)决策人员的素质与选择。包括现代管理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现代管理观念,如时效观念、整体系统观念、科技观念、标准化观念、长期发展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 决策科学已建立一些研究分支,主要有管理决策论、统计决策等。 管理决策论(Theory of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是研究人类的管理行为 (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行为和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等管理行为) 合理选择的问题。它的基本内容有: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的基本原理与决策原则,决策目标的确定,决策的程序和步骤,决策的组织工作,决策的技术(包括决策的软技术和硬技术,以及决策的计量方法等),决策对社会和企业的效果等等。 管理决策论的学派主要是决策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串于管理的全过程;(2) 以“满意”行为准则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大化”行为准则;(3)提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4)研究决策和组织机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5)吸收行为科学的成果,强调在运用计量方法进行决策的同时,要重视人群关系、社会心理、个人和集体的经验和能力等因素。 还有人认为,决策理论是“合理行为学” (Praxeology)的应用或分支。合理行为学一词最早是波兰人柯塔宾斯基(T. Kotarbinski)于1913年在他的著作《实践论文选》 中提出的。1920年,苏联数学家斯路茨基(Ю.Слудкий)把它应用于经济学中。1975年,波兰科学院出版了加斯帕尔斯基(W. W. Gasparski) 和山涅夫斯基(K. Szaniawski)合著了《合理行为学与决策理论》,他们认为,决策理论就是利用合理行为学的基本范畴来研究决策行为。 统计决策是研究统计决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 统计决策可以不严格地定义为,决策者在几种不确定的自然状态 (条件)下,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方案时所使用的一套统计计算技术和理论。统计决策作为一个新的科学实体,是1939年由美国学者阿·瓦尔德(Abraham Wald)把古典统计理论中的假设检验、估计、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等统计推断方法,在决策中加以概括运用而形成的。但构成统计决策的许多个别内容,却分别由十八世纪以来的许多统计学家所提出。利用概率知识来进行决策的计算与分析,是统计决策不同于其他决策的重要特点。统计决策充实、完善了决策科学的内容,它使风险型决策有了计算分析的根据,大大地提高了风险型决策的科学性。目前统计决策方法也被广泛地使用于管理会计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定量分析的科学工具。 统计决策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196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莱昂内尔·威伊斯(LionelWeiss) 曾写过一本《统计决策理论》(《Statistical Decision Theory》),全书共有九章,内容主要是介绍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其中只有一章(即第五章统计决策问题) 专门讨论决策问题,而且在该章和以后有关的几节中,所讨论的又多属于贝叶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R·C·戈列瑞安(R. C. Gulezian)写的《决策统计》(《Statistics for Decision Mak-ing》),于1979年出版。全书分四大部分三十二章,其中也只有第二十八章为统计决策理论,直接讨论决策问题。讨论的范围包括:决策树、期望值决策标准、先验和后验决策分析、信息的价值、决策理论、假设检验、决策的局限性和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等。全书没有专门讨论贝叶斯决策问题。目前,在国外较多的情况是,在管理统计之类的书中设立一至二章介绍统计决策问题。例如,1978年出版的由理查德·I·莱文 (Richard I. Levin)所写的《管理统计》 (《Statistics forManagement》) 的最后一章(第十五章决策理论)讲的就是统计决策问题。主要内容有:决策的要素和条件、不确定情况下的最大期望利润和最小期望损失、连续概率分布在决策中的应用、作为决策准则的效用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概率和决策树分析等。其内容与一些运筹学书中的“决策论”大体相同。所以有人认为,统计决策既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又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其方法论基础就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统计决策的内容,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共同内容外,还应包括: 边际分析决策、效用概率决策、矩阵决策、马尔柯夫决策和贝叶斯决策等。 决策行为是人类固有的行为之一。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决策很早就见诸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管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企业的建立,决策也成为企业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工商企业的管理,一开始在实践上就存在着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的行为,它为决策理论的形成积累实践经验。杜威 (John Dowey)在1910年著的 《如何思考》 (《How toThink》),是现代决策理论的较早著述。1938年,美国社会系统学派(Systematical School of Sociology)学者巴纳德(C. I. Barnard,1886~1961年)在他的《经理的职能》(《TheFunction of the Executive》)一书中,首先把决策概念引入管理理论之中。1939年,阿·瓦尔德(AbrahamWald)所创立的统计决策理论,为决策科学的发展,主要在定量分析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十年代以后,西蒙(H. A. Simon)和马奇 (I. G.March)等人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成果,发展成为现代管理决策理论。1958年发表了西蒙与马奇合著的 《组织》(《Organization》)一书。1960年发表了西蒙的《管理决策新科学》 (《TheNew Science of ManagementDecision》),在管理学派中,形成了以西蒙为首的决策学派。西蒙因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于1978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到六十年代,决策科学就成为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者争相研究的课题,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我国对决策科学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末,现已写出一批研究成果。1986年7月31日,万里同志在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对我国的决策体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个别领导人凭经验拍脑袋决策的做法,健全我国的决策体制,真正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并明确指出,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这说明对决策科学的研究和运用,已引起人们日益广泛的重视。 阅读书目: 《管理决策概论》黄孟藩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管理决策新科学》 (《The NewScience of Management Decision》)〔美〕赫伯特·A·西蒙 (Herbort A.Simon)著,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管理决策的定量技术》(《Quantitative Techniquesfor Management Decision》) 〔美〕F·S·麦克劳林 (Frank S. Mela-ughlin)、R·C·皮克哈德(RobertC. Pickhardt)合著,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系译,中国铁道出版社1982年版;《经营决策理论之应用》郭明哲著,中兴管理顾问公司发行,1975年初版,1980年再版;《Economics of Bus-iness Decisions》Bryan Carsberg,Penguin Books Ltd,1977; 《Ma-nagement Control and DecisionSystems》Alan L.Patz and AlanJ. Rowe,Wiley and HamiltonPublication,1977; 《DecisionModles for Management》J. Byrdand L. T. Moore,Mcgraw-Hill,1982; 《Applied Decision Analysis》D. W. Burn,Mcgraw-Hill,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