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光未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未然参见“张光年”条 光未然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30年代初在武汉参加进步戏剧、文学活动。1935年发表著名歌词《五月的鲜花》,经阎述诗谱曲后流传甚广。1939年赴延安,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影响更大。解放后著有诗歌、论文集多种。 光未然 光未然1913—Guang Weiran现代诗人。湖北光化人。原名张光年。青少年时代就参加革命工作。30年代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8月,在武汉发表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爱国诗篇《五月的鲜花》,被谱上曲子后,曾在大江南北广为流唱。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到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 袁水拍 蒲风 ☛ 光未然 光未然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歌词作家。生于1913年。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光未然于1927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来到延安。1940年,来到重庆,在此从事进步文化活动。皖南事变以后,被迫出走缅甸,并在华侨中从事反法西斯活动。1942年,回到昆明。1946年,进入华北解放区,这期间,他曾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先后担任《剧本》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及常务书记等职。光未然几十年来投身革命事业,辛勤创作,留下了丰厚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黄河大合唱》、《阿细人的歌》、《五月有鲜花》等,剧本《街头剧创作集》,文艺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辩论集》等。光未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尤其是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更是家喻户晓。他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阳翰笙 朱光潜 ☛ 光未然 光未然1913—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失掉了与组织的联系。他积极参加进步文艺活动,创作了歌词《五月的鲜花》,经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率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奔赴延安。同年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斗争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演。组诗气势磅礴,浑厚深沉。公演后在全国广泛流传,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1940年在重庆创作了借古喻今的长篇叙事诗《屈原》。皖南事变后被迫出走缅甸。1942年回国,在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在从事民主运动的同时,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1946年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和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文艺活动,先后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等职。发表了大量的文学、文艺评论。出版了诗集《五月花》。他的诗与《黄河大合唱》风格相近,反映了大时代的激流,有《三门峡大合唱》、《英雄钻井队》等。 ☚ 何其芳 袁水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