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言九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言九鼎 九鼎、大吕是古代的传国之宝。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预备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他挑选了19名,最后还有一人定不下来。正在这时,有一个叫毛遂的门客自告奋勇地提出要去,平原君养士三千,对这个陌生的门客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与楚王为“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突然举起箭走上前,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差点连国都都丢失了,如此看来,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最终答应立即出兵援赵。 平原君出使楚国的使命完成回到赵国后,他感慨地说:“毛遂出使楚国,对楚王讲的那番话,使赵国的声望比九鼎大吕还重大,毛遂的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 成语“一言九鼎”即由这个故事而来,后用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一言九鼎 一句话重如九鼎。比喻起决定作用的言论。“九鼎”、“大吕”都是古代的传国器物。《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人微言轻;一言九鼎 论起道理来,作者是无“来头”大小可分的,“居庙堂之高”者并非一言九鼎,“处江湖之远”者未必人微言轻,讨论问题时……人人平等。(李德民《从“一锤定音”到“钟鼓齐鸣”》) 人微言轻 微:指职位、地位低。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言论、主张不被重视。直陈性成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例 大帅是个执性之人,我们人微言轻,劝说无效,帮办和大帅交谊最深,何不劝解一言,以宽大帅之意!(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一回)他原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想不到自己的话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响,流言蜚语,充斥一方,心里反倒暗暗聊以自慰了。(张抗抗《淡淡的晨雾》第二章)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传说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时均奉为国宝。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 例 今天的青年人恐怕很难理解“唯心主义”曾是何等可怕的谥号,何况这谥号出自学术界一言九鼎的郭老,更何况这“唯心主义”又同全国共讨之的胡适挂上了钩。(陈四益《乱翻书·朱东润先生》)贤妹是他的救命恩人,一言九鼎。倘蒙贤妹劝说几句,使他悬崖勒马潜逃异乡,避此厄运,我将世世生生永感贤妹之德。(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一言九鼎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疆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故事】:战国时,赵国有个公子叫赵胜,号平原君。平原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门下养了不少食客,为其出谋划策。公元前290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救。有个叫毛遂的食客自我推荐,请求与平原君一起前往楚国。在楚国,毛遂面对楚王直陈利害,一番话说服了楚王,答应和赵国联合抗秦。回国后,平原君十分感慨地说:“毛先生这次去楚国,一席话就使赵国在楚国眼里象九鼎大吕之宝一样身价倍增,真是了不起啊!”自此,平原君把毛遂作为上客相待。 【意思】:一席话相当于九鼎之重。九鼎:古代的宝物,传说是夏禹所铸。比喻话语的作用极大。 【古例】:清·李海观《歧路灯》第五回:“二位老师,一言九鼎。”清·冯桂芬《致曾侯相书》:“执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议,甚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贤妹是他的救命恩人,一言九鼎。倘蒙贤妹劝说几句,使他悬崖勒马,潜逃异乡,避此厄运,我将世世生生永学贤妹之德。”陈毅《记遗言》诗:“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
一言九鼎形容言辞有份量。《歧路灯》第五回: “他进了学,考了几个一等,东乡有个门生叫李瞻岱,就想请他教书。他偏自抬身份不肯去。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份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 ‘二位老师,一言九鼎。’ 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说是他哥不叫他去。” 一言九鼎yīyán-jiǔdǐng九鼎、大吕是古代的传国之宝。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一言九鼎秦昭王围赵都邯郸,毛遂自荐与平原君往楚求救,并劝说楚王,使其出兵。故平原君赞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司马贞索隐:“九鼎大吕,国之宝器。言毛遂至楚,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后因此“一言九鼎”谓一句话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清冯桂芬《显志堂稿》五《致曾侯相书》:“执事一言九鼎,或有以息其议,甚善。” 一言九鼎(反)人微言轻 一言九鼎九鼎:相传夏禹所铸,为国之宝器。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公子平原君奉命出使楚国求援,门客毛遂自愿一同前往。谈判桌上,毛遂英勇无畏,陈述利害,最终说服楚王出兵解了赵国之围。回国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真是了不起呀!”(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人微言轻;一言九鼎[片语九鼎、九鼎一言]○人微言轻rén wēi yán qīng人的地位低下,言论、主张不被重视: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理自当尔|我~,无力相助| 因~,终无结果| 我一个技术员,~,同意或不同意,一点不重要。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九鼎,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言辞极有份量:九万征程走使车,~信非虚| 碧血长江流不尽,~重千秋|你的话~,恳请相助 | 他总扮演~的角色。也说【片语九鼎】、【九鼎一言】。 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犹“九鼎一言”。柯灵《与余光中》:“奉呈拙作,但求一经法眼,于愿已足;复得谬赏,~,真不能无知己之感。” ☚ 九鼎一言 上言 ☛ 轻重 轻重斤两 份量 另见:程度 测定 重量 重视 ☚ 轻重 重要 ☛ 说话有用 说话有用说话很有分量,作用很大:一言九鼎 一语九鼎 九鼎一言 片言九鼎 ☚ 说话有用 说服 ☛ 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意指说话算数,很有分量。“九鼎”,我国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喻指。 ☚ 一字千金 一家之言 ☛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one word is more prized than nine tripods;one’s words carry great weight 一言九鼎decisive word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ɡ一句话顶得上九鼎。比喻一句话的份量非常重,能起决定作用。weighty advice, one’s words carry great weight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解义】鼎:古代的传国器物,代表国家权力的东西之一。形容说的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一句话重如九鼎。比喻起决定作用的言论。“九鼎”、“大吕”都是古代的传国器物。《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ɡ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一句话重于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ɡ【释义】形容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说话很有分量,或说话慎重一言九鼎格式 比喻式。 人微言轻;一言九鼎rén wēi yán qīng;yī yán jiǔ dǐng论起道理来,作者是无“来头”大小可分的,“居庙堂之高”者并非一言九鼎,“处江湖之远”者未必人微言轻,讨论问题时……人人平等。(李德民《从“一锤定音”到“钟鼓齐鸣”》) 人微言轻rén wēi yán qīng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形容说话极有分量。 一言九鼎yīyán-jiǔdǐnɡ《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指毛遂。九鼎:传说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为代表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宝器。大吕:古乐器大钟名,也为国家重宝。后以“一言九鼎”言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之重。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ɡ一句话的分量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说的话信誉极高,作用极大。九鼎: 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也作“九鼎一言”。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ɡ【解义】 鼎:古代的传国器物,代表国家权力的东西之一。形容说的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ɡ鼎: 古代炊具,用青铜铸成,贵族使用,大小数量根据身份等级而定。九鼎: 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成为传国的宝器。一句话抵得上九鼎。形容说话起决定作用。李国文《涅槃》:“她对在场的我们介绍:‘他可是~的大人物呀!’” 一言九鼎yi yan jiu ding九鼎:夏、商、周的传国之宝,象征九州。一句话的分量就像九鼎一样重。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或说话慎重,不轻易更改。 一言九鼎yīyán-jiǔdǐng九鼎:相传夏禹曾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一句话的分量相当于九鼎的重量。指说话或文辞很有分量,能起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形容说话有分量,能起决定作用。九鼎:是古代国家的宝器,传说夏禹所铸,象征九州。 一言九鼎yīyán-jiǔdǐng〔主谓〕 形容说话很有分量。语本《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曰:‘毛先生(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张贤华《欲海沉浮》:“那时,张明名分不大,却拥有实权,可谓~。” 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九鼎: 古代国家宝器,传说禹王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奉为全国之宝。形容一句话能起到极重大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