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营平军工兵营。咸丰二年(1852年)夏,太平军攻克道州(今道县)、郴州(今郴县)、桂阳州(今桂阳)等地,得数千名矿工后创建。土营不直接参加作战,专供穴地之役,对太平天国运动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修补城垣、兴建工程,亦由土营承担,故泥瓦工人均编入土营。其组织与步营同,指挥、军帅、两司马俱备。定都天京后,因穴地有功,封土营师帅至七百余人。军中步营、土营、水营三营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是太平军中重要组成部分。 土营太平军的工兵部队。清咸丰二年(1852年)设立,共2军,以穴地攻城为主要任务,亦参加构筑工事及房屋修建等。 土营太平天国所设诸匠营之一。本设于军中,为挖地道攻城的战斗部队,后来把泥水匠拨归土营管辖。定都天京后,把泥水匠集中起来,编组成诸匠营之一的土营,亦称为瓦匠营,承担天京宫室房屋建筑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