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荆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荆芥药名。出《生草药性备要》。又名臭草、钩虫草、杀虫芥、臭藜藿。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的全草。主产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地。辛、苦,温,有毒。杀虫,祛风止痒。 土荆芥mexican tea,wormseed goosefoot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藜科,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原产热带美洲,现中国有栽培,也逸生于田野。植株具芳香味。茎直立具棱,有腺毛,多分枝。叶片长椭圆形,背面有黄褐色腺点。聚伞花序穗状,腋生;花通常3~5朵簇生于苞腋,两性或兼有雌性;花被5裂;雄蕊5。胞果。种子红褐色。花果期在夏秋间。茎、叶、种子均入药,可提取土荆芥油,其主要成分为驱蛔素,有驱杀人体肠道内寄生虫的效用。 土荆芥见“总状藜”。 土荆芥tǔjīngjiè中药名。出清·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别名臭草、钩虫草。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的全草。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地。辛、苦, 温, 有毒。杀虫, 祛风止痒。治蛔虫、钩虫、蛲虫及鞭虫病。煎服: 3 ~ 6克。煎水洗可治湿疹、瘙痒、疥、癣。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耳鸣和视觉障碍等中毒症状。孕妇忌用。全草含挥发油, 其主要成分为驱蛔素, 尚含皂苷。叶中还含土荆芥苷和山柰酚- 7 - 鼠李糖苷等黄酮苷。驱蛔素能驱除蛔虫。土荆芥油对钩虫、阿米巴痢疾也有效。对皮肤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心、肝、肾疾患或消化道溃疡者禁用。虚弱或营养不良者慎用或减量, 2 ~ 3 周内不应重复应用, 不宜空腹服药。 土荆芥 土荆芥土荆芥,又名臭草、臭藜藿、钩虫草、杀虫芥。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为藜科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 L. 的全草。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区有野生; 此外,北方各省亦有栽培。 ☚ 鹧鸪菜 贯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