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自然特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2.自然特点 2.自然特点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雨量190—425毫米,年蒸发量1 403—2 147毫米,仅西南部少数山区属冷凉湿润、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59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 190多毫米。全区光照充足,年日照2 500—2 805小时,年平均气温约7.2℃,只有少数山区热量不足。自然灾害以干旱为主,民谚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十年九旱”之说。干旱不仅表现在年降雨量少,而且表现在降雨的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时间不相适应,雨量主要分布在7—9月,雨热不同步,造成农作物特别是夏收作物大面积减产。除干旱外,冰雹、霜冻、病虫、风沙和局地洪涝等自然灾害也很频繁,尤其是冰雹,往往造成局部地区农业绝收,见表5-1-16。 表5-1-16 中部干旱地区农业气象灾害
(2)地貌复杂,地形多样。中部干旱地区绝大部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地形破碎且复杂多样,高山、梁峁、塬地、沟壑、河谷川地交错分布。区内海拔1 275—4 585米,平均约2 000米左右。黄河以北为北山旱滩区,海拔1 400—1 800米,地形较平坦,以黄土峁为主,伴有黄土梁及冲积小平原;山间有较平坦开阔的滩地或塬地,小的上千公顷,大的上万公顷,如靖远县的刘川、兴仁堡川,永登、皋兰县的秦王川,景泰、古浪县的景泰川等。黄河以南、华家岭以西为山原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境内有兴隆山、马啣山等山地,海拔2 500—3 500米,山前有小面积的冲积、洪积扇;华家岭以东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土壤侵蚀严重,地面支离破碎,梁峁间即为冲蚀深沟,平坦土地较少。境内黄河及其支流两岸形成一些河谷川地,较大的有兰州盆地、靖远盆地、洮河谷地、渭河谷地、大通河和庄浪河谷地等,面积虽然不大,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是本区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各河流两岸还有一些较为平坦的二级和三级台地以及山顶平台(即塬地),如会宁、靖远、临洮、永靖、景泰等沿河县均有此类地形地貌,大部分已发展了高扬程提灌工程,成为新的农业生产基地。 (3)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中部干旱地区现仅存少量的天然森林,分布在马啣山、兴隆山、太子山和莲峰等地,森林覆盖率在3%以下,呈零星岛状分布,对于改善气候条件作用不大。其余地方大都是干山秃岭,由于雨量稀少,立地条件差,不仅造林成活率低,而且野生牧草也很少。造成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❶植被稀疏,除少量森林和耕地种植作物植被外,其余近80%的土地面积为裸露土地; ❷山地面积大,坡度陡,耕地中73.7%的面积为山坡地,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0%; ❸黄土成分中粉沙占60%以上,粘结力弱,疏松多孔,湿陷性和透水性强,易被水力侵蚀; ❹夏秋季降水集中,暴雨多,强度大,冲刷力强,在流水、重力和风暴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据全省农业资源调查资料统计, 20个县水力侵蚀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8.1%,定西县和白银区高达100%(见表5-1-17),其中60%以上属于严重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一般为3 000—10 000吨/平方公里,散渡河流域高达15 000吨/平方公里,为甘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沟壑加深,土地破碎,耕地减少,土层减薄,土壤肥力下降,地力贫瘠,农作物产量降低,同时导致河流泥沙量增加,下游河床淤塞,发生洪涝灾害。据测定,坡耕地多年平均每年每亩流失水量6.5—9立方米, 流失土壤1.1—1.2吨, 流失氮、磷、钾元素超过了化肥施用量。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这一地区除干旱外另一个最大的自然灾害,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落后和“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恶性循环的直接客观原因。 表5-1-17 中部干旱地区土地侵蚀情况 单位:平方公里
(4) 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资源贫乏。境内虽有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渭河等河流通过,年径流量约378亿立方米,但自产年径流量仅有13.68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自产水资源仅205立方米,是严重的缺水地区。而且由于水低地高,土地不平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很大,不仅造成农业生产缺水,而且在许多地方人畜吃水都很困难。除地表水不足外,这一地区地下水资源也很贫乏,除少数沿河盆地地下水可供利用外, 大部分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不但数量少,而且水质差,矿化度高,不能用以灌溉农田和人畜饮用, 基本上无开采价值。 ☚ 1.范围 3.“两西”建设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