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国两制”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国两制”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的

“一国两制”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的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页)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这样,我们实现祖国统一也需要这样。
邓小平指出: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9页)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这三个地区在较长时期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而且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要使这些地区较快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具备社会经济及社会政治条件。要以资本主义制度使大陆地区与这些地区实行统一,又是违背大陆人民利益的,更是不可能的。这种僵持难解的局面,如果 “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9页)甚至 “台湾不实现同大陆的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会被别人拿去。现在国际上有好多人都想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9页)因此,无论是从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要求出发,还是从现实情况出发,都必须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条途径既要使香港、澳门和台湾地位回归祖国,又要保证整个大陆及这些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这样,才有利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
坚持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而把握了这样的方针: 一是争取和平解决。对香港问题,台湾问题的解决,邓小平说:“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9页)二是要考虑各方面都能够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做不到三方都接受。所以,应“根据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他们的繁荣和稳定,也不能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因此,我们在香港问题上,首先提出要保证其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九九七年后五十年不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7页)
社会主义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但是,如果不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只是抽象地从这个原则出发,机械地坚持这一原则,那就不可能提出 “一国两制” 的构想,甚至还会认为这一构想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过去我们在许多问题上不能自拔,该做的事情不能去做,甚至误以为是错误的,不能钻出牛角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只从抽象的原则出发,忽略了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 “一国两制”的核心是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 ☛
000007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