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問:‘“闇然而日章”一句,與末段“明德”相應否?’曰:‘此為下“不顯惟德”一句張本。’
問:‘“遠之近”、“風之自”、“微之顯”三句,抑有淺深之可言歟?’曰:‘此三句一句緊一句,其詳已見於小注朱子説,不必架疊。’
問:‘此章只是舉一篇之要而約言之,實與首章之意相應。而然首章先言存養而後言省察,此章則先言省察而後言存養,何也?’曰:‘首章明君子率性修道之事,故先言性道教,次言道不可須臾離,則其勢不可不先言存養而後言省察也。此章以下學之立心進德之事言之,則其勢亦不可不先言省察而後言存養也。’
問:‘此章奥義可得詳聞歟?’曰:‘朱子章句盡之矣,豈復有别般奥義也?然愚嘗因朱子説而益究之,竊有所自得者,此章便是一部大學也。蓋首一節以“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三句推之,則乃是格致也。第二節以“無惡於志”志字推之,則乃是誠意也。第三節正心也,統而言之則修身也。第四節即家齊國治也。第五節即天下平也。第六節即以明德包之。此分明是一部大學也。’曰:‘然則此章所謂“明德”當與大學“明明德”之“明德”同看否?’曰:‘此“明德”,詩之本意謂文王之明德,則是“克明德”之意也。大學之“明德”,謂明德之本體,則其所指地頭自有分别。然此章以“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明其不顯之德之妙,到此地頭,則便是明德本體,恐無分别。如何如何。’
問:‘庸學相為表裏之書,則中庸末章之言明德,似非偶然。然則大學亦當言性,而不言者,何也?’曰:‘大學末章不有“拂人之性”一句乎?’
問:‘此章末段章句“又自以為”之義,未詳。’曰:‘上所引皇矣篇□義,引孔子語以釋之。而此所引烝民之詩,則子思自以其意釋之,故章句曰“又自以為”云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