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就 (六)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就1988年4月国务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协议书, 把三江平原列为国家级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确定了1988—1990年的开发任务。后经调整, 最后确定第一期的开发任务是: 改造低产田5.51万公顷,开垦宜农荒地13.05万公顷, 造林13.25万公顷, 改良草场6.67万公顷, 形成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亿公斤, 总投资为9.62亿元 (省内筹集资金每年为1.21亿元)。这些任务落实到三江平原的28个市县、62个国营农牧渔场的120个开发小区。总任务与总投资为地方市县和农场各占50%。上述工程经过3年开发建设, 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据统计, 1988年完成投资1.79亿元, 改造低产田8.12万公顷, 开荒3.32万公顷, 造林3.04万公顷, 改良草场1.17万公顷;挖通主河道21公里, 修筑农田道路1 179公里和堤防28公里, 打电机井1 800眼, 修建桥梁26座, 闸、涵1 190座, 添置农机具1200多台 (件)。增产粮豆1.5亿公斤。1990年末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完成改造低产田48.53万公顷, 开荒12.47万公顷, 改良草场4.87万公顷, 造林9.47万公顷; 建小型水库4座、排灌站89座、桥闸涵735座, 修田间道路2 430公里, 架设农电线路314公里; 建成养鱼水面1.87万公顷, 苗圃219公顷, 畜禽舍1.63万平方米。新增粮生产能力15亿公斤。到1995年末, 累计完成投资33.66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9.88亿元, 银行贷款8.04亿元, 省内配套资金9.81亿元, 农民自筹和其他资金5.93亿元。立项范围由三江平原扩展到松嫩平原,共涉及到12个市地和69个县 (市) 及县级的市区和102个农场, 批准开发的项目已达到818个。累计改造中低产田139.13万公顷, 开荒25.73万公顷, 累计植树造林19.20万公顷, 改良草场17万公顷;修建小型水库65座, 开发疏竣渠道4.4万公里,打机电井32 000眼,修桥涵闸泵等田间工程设施16 900个,分别增加除涝面积81.7万公顷和灌溉面积35.99万公顷,实施旱田改水田26.67万公顷; 购置农机具26 800台(件), 架设农电线路1 006公里。新增粮食产量50.5亿公斤,新增肉类8 000万公斤, 新增油料2 900万公斤,新增糖料2.72亿公斤。农业开发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3.1,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 (五)农业综合开发法制建设 第三章 国营农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