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农村饮水工程
河南省农村饮水困难地区主要是山丘区缺水地区和受高氟影响水资源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水利建设发展很快,但水利工程多覆盖于平原、盆地、河川台地之间,山岗丘陵高地仍然缺水,迫切需要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山区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因地制宜采用蓄、引、截、挖、提等方法兴建饮水工程,至1990年已兴建各种饮水工程23.69万处,其中屋顶接雨8.34万户,引山泉2 428处,小高抽183处,池塘4 142个,水井1.38万眼,水窖近13万个,其他工程2 029处。山区累计已解决396万人及9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但工程标准低,设备陈旧,配套不全。1991年入夏以后,全省出现了夏秋冬三季持续大旱,山区人畜饮水发生严重困难。缺水人数由常年的290万人增至432万人,缺水大牲畜由80万头增加到120万头,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安定。
在国家、省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河南省山区人畜吃水工程指挥部,修订补充原规划,组织物探找水,多方集资6亿多元。“八五”期间共完成各类人畜饮水骨干工程6 949处,其中中深井1 878眼,浅井1 952眼,提水站1 101座,引山泉工程2 018处,共计解决305万人、8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表2-3-15 农村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情况
所在区域 | 困难人数 总 计 (万人) | 解决人数 总 计 (万人) | 解 决 百分率 (%) | 山区解决饮水 | 氟病区饮水 |
困难人数 (万人) | 解决人数 (万人) | 解 决 百分率 (%) | 病区人数 (万人) | 饮水人数 (万人) | 饮 水 百分率 (%) |
全 省 | 1 624 | 1 017 | 63 | 686 | 641 | 94 | 939 | 376 | 40 |
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 海河流域 长江流域 郑州 市 开封市 | 486 678 302 158 131 153 | 350 318 246 103 119 16 | 72 47 81 65 91 11 | 240 242 110 94 115 | 232 229 102 77 114 | 97 95 93 82 99 | 246 436 192 64 16 153 | 118 89 144 26 5 16 | 48 20 75 41 32 11 |
洛阳市 平顶山市 | 211 64 | 149 60 | 71 94 | 111 57 | 106 55 | 95 96 | 100 7 | 43 5 | 43 71 |
(续)
所在区域 | 困难人数 总 计 (万人) | 解决人数 总 计 (万人) | 解 决 百分率 (%) | 山区解决饮水 | 氟病区饮水 |
困难人数 (万人) | 解决人数 (万人) | 解 决 百分率 (%) | 病区人数 (万人) | 饮水人数 (万人) | 饮 水 百分率 (%) |
安 阳市 鹤壁市 新 乡 市 焦作市 濮 阳市 | 177 21 99 82 47 | 145 17 81 53 35 | 82 81 82 65 75 | 66 17 20 29 | 62 16 19 25 | 94 94 95 86 | 111 4 79 53 47 | 83 1 62 28 35 | 75 32 78 54 75 |
许昌 市 漯河市 | 51 25 | 39 9 | 76 35 | 23 | 23 | 100 | 28 25 | 16 9 | 56 35 |
三门峡市 商丘地区 周口地区 | 102 29 150 | 76 9 28 | 75 31 19 | 71 | 71 | 100 | 31 29 150 | 5 9 28 | 16 31 19 |
驻马店地区 南阳 市 信阳地区 | 64 154 66 | 24 104 51 | 37 68 78 | 24 94 59 | 20 78 50 | 83 83 85 | 40 60 7 | 4 26 1 | 9 42 12 |
到1995年山区共解决饮水困难641万人,占总困难人数686万人的94%。12个山区饮水困难市地中有8个市地解决百分率达94%~100%,4个市地达83%~86%。
全省出现人体氟病的村庄8 348个,病区人数939万人,每年改水投资300万元,委托省防疫站对供水水质进行改造,到1995年已改造供水水质的人数已达376万人,改水人数占病区总人数的40%,其中安阳、新乡、濮阳3市的改水人数百分率已达75%以上;开封、三门峡、周口、驻马店、信阳5个市地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