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构成及变化情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构成及变化情况

(六)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构成及变化情况

甘肃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的主体由国家、集体和农民三个方面构成。甘肃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六五”时期合计为126 389万元,年均25 278万元,1990年到达56 374万元。甘肃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情况是:“六五”时期国家、集体、个人三部分的比例为:5:2:3;1986年为54.79:13.63:31.58,1990年为50.9:10.35:38.7,大体为5:1:4。国家所占比重变化不大,集体部分下降,个人部分有所上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六五”时期平均为11.8%,1986年为8.8%,1990年为9.6%,“七五”时期所占比重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甘肃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明显下降, 见表2-2-3。

表2-2-3 甘肃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 万元

年份国家投入集体投入个人投入总投资
“六五”时期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63 535
19 592
18 385
22 865
21 046
28 717
24 743
4 874
5 656
6 093
4 474
5 838
38 111
11 292
11 838
26 359
16 465
21 819
126 389
35 758
35 879
55 317
41 985
56 374

由于技术改造资金用于农业方面的投资为数不多,因此,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基本上可以反映国家在农业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情况。“六五”以来甘肃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整体上和绝对数上来讲都是持续上升的,但从资金来源和投资结构上来看,则有两个明显的变化。
(1)自1981年以来,省自筹部分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一直是下降的。1980年为10 800万元(部直属和部商地方约占15%) “六五”时期下降为年均4 573万元,“七五”以来年均4 077万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主要依靠农业发展资金和两西、扶贫两个专项资金。
(2)全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15%,“六五”时期为11.51%, “七五”为8.56%。
国家直接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的原因从甘肃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有实际问题,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支出多,收入少。自1980年以来,全省财政一直是支大于收的,截止1990年,全省地方财政赤字共523 188万元。
(2)近年来每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农业上总是首当其冲,减的最多。“六五”以来有过之而不及。例如1981年缩短基本建设规模,全甘肃省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由6.8亿多元, 缩减为4.7亿多元,缩减了约30%;而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则由1.29亿元,缩减到0.69万元,缩减了46%。比全省平均高出50%以上。
(3)农业机构几次大起大落。“六五”时期农业机构继续重建新建,“七五”时期,各服务体系开始向乡、村延伸,财政上虽然增加了投入,但也只能保人头费,适当增加一些事业费, 没有力量增加建设投入。
(4)对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形势认识不全面。始则认为经营承包到户后,农民忙于种承包田, 一时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而对农民更迫切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积极性估计不足; 继而以为粮食连续几年丰收,农民开始富裕起来了,似乎农业基本建设的步子可以适当放缓了, 国家可以不给以大力支援了,这种对农村形势的不适当的估计,虽然时间较短暂, 但对当时的决策确曾造成一定的影响。
(5)“花钱靠工业”的计划远远没有实现,工业历来是甘肃财政收入的大头,因此在某一个时期,对重点工业实行倾斜政策,对农业也是有好处的。问题是这些年来,宏观有些失控,结构不够合理,重复建厂、重复加工生产过多,造成了产品积压,市场疲软,亏损增加,效益下降的情况,结果农业资金继续被挤占,而靠工业反馈、以工建农目的没有按计划实现。
☚ (五) 农民个人资金积累及投入变化情况   三、农业资金投入效益分析 ☛
000191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