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丑 上篇】[1]
御製條問曰:四德雖渾然於一性之中,而就事而言,各有所屬,不可以相混。而中庸之‘成己、成物’,此章之‘學不厭、教不倦’,互言仁智。若推此例,則凡事之屬仁者皆兼屬於智,屬智者皆兼屬於仁耶?雖有先儒之説,猶涉疑晦,可以明言其旨歟?
臣瀅修對曰:此章所謂‘學不厭、教不倦’,正與中庸所謂‘成己、成物’相為表裏,而子思之言主乎行,故先仁而後知;子貢之言主乎知,故先知而後仁。蓋學不厭,知之體也;教不倦,仁之用也。成己,仁之體也;成物,智之用也。屬智屬仁,雖有不同,一體一用,交須並致,則横看縱看,亦可謂無所不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