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脊髓灰质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omyclitis)系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在脊髓灰质,重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好发于儿童。病毒分为Ⅰ、Ⅱ、Ⅲ型,通过粪—口途径及呼吸道飞沫传播。 【诊断】 1.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 询问接触史及口服灰质炎疫苗史。 (2)症状 1)瘫痪前期 起病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肢体疼痛,感觉过敏,头痛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症状。 2)瘫痪期 少数患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举物无力,不能抬头,起坐及翻身、排尿困难,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 3)恢复期 热逐渐退,瘫痪一般不再发展。 (3)体征 患者常出现肢体松弛性瘫痪,不对称以下肢瘫痪多见。肢体感觉存在,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脑炎型者有嗜睡、抽搐、神志不清,后期少数可形成肢体萎缩、畸形等后遗症。 2.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 外观微混,压力稍高,白细胞轻度增高,(50~500)×106/L,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后侧淋巴细胞为主,热退后即降至正常,蛋白质轻度增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糖稍增高,氯化物大多正常,少数患者脑脊液可始终正常。 (2)血象 白细胞多数正常,在早期或继发感染时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急性期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快。 (3)病毒分离 起病1周内可从鼻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到病毒,粪便中病毒可持续存在2~3周,早期从血或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则意义更大。 (4)血清学检查 取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长者可确诊。 3.鉴别诊断 瘫痪型须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家族性周期性瘫痪,引起瘫痪的其他病毒特别是肠道病毒相鉴别。 【治疗】 1.瘫痪前期 (1)绝对卧床休息,良好护理。 (2)有密切接触者而未服用过灰质炎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2ml/kg,分1~2次肌注)。 2.瘫痪期 (1)对症处理 1)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循环障碍,及时处理。 2)妥善保护瘫痪肢体。 3)注意清除咽喉分泌物,必要时鼻饲、吸氧、气管切开等。 (2)药物治疗 1)肢体瘫痪早期,体温未退者,地塞米松1.5mg/次,口服,每日3次,同时辅以丙种球蛋白6ml肌注,每日1次。 2)热已退,肢体瘫痪明显者,地巴唑片10mg,口服,每日1次,同时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并配合针灸。 3.恢复期 在瘫痪停止进展即可有选择性进行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针灸、推拿、电针穴位刺激治疗,重者可选择适当年龄作畸形矫正手术。 【预防】 (1)早期发现患者应及时隔离,彻底消毒患者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 (2)对2个月至7岁儿童,每年分次口服Ⅰ型(红色)、Ⅱ型(黄色)、Ⅲ型(综色)减毒活疫苗糖丸各1粒,每次间隔4~6周,或每年1次服3型混合疫苗(白色)连续2年。 (3)未接种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可肌注丙种球蛋白0.3~0.5mg/kg,次日再注射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