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以点带面,提高果业规模经营效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以点带面,提高果业规模经营效益 三、以点带面,提高果业规模经营效益在大规模发展果业之初, 地委、行署针对有些农民对种果持怀疑态度的状况, 及时在全区推广了安远县新园乡坪岗脑村民小组的发展典型。这个地处偏远的村民小组, 早在1982年就按人均一股的方法创办果园, 实现了人均1亩果, 农民每股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 使昔日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通过典型引路, 大大激发了农民发展果业的积极性, 全区果业大县、大乡、大村、大户不断涌现, 信丰、南康、寻乌、安远等11个县市的果园面积均超过了0.67万公顷, 超万亩的乡镇达70个, 超千亩的村达509个,户办果园3.3~6.6公顷的有3 381户, 6.6~33.3公顷的有691户, 33.3~66.7公顷的有11户, 66.7公顷以上的有8户。寻乌县在全省率先成为人均实现1亩果的果业大县。信丰县农民施崇友开发果园66.7公顷, 仅果品产值每年就达100万元以上。针对有些群众在发展果业中存在 “等、靠、要” 思想, 及时推广了于都县罗坳镇峡山村 “不花国家一分钱, 家家户户办果园”这个自力更生典型的经验,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仅 “八五” 期间, 全区发动群众自筹资金、以劳代资和用农家肥搞开发等形式, 累计筹资30.82亿元, 占当时整个果业投入的83.4%。针对群众开发成本高、经营效益低的问题, 引导果农学习会昌、寻乌县的经验, 大力实施 “猪—沼—果” 工程,通过猪粪入池, 沼气点灯, 沼液浇果,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综合开发利用的先进生产方式, 实现了农业内部能量与物质的良性循环, 很快在全区得到推广普及, 并发展为 “山顶造林、山腰种果、山脚养殖、水面养鱼、果园养猪” 的综合开发模式, 闯出了一条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发展之路。针对国家、集体果园吃大锅饭、经营不善的状况, 从1997年开始, 在全区开展了学习寻乌县园艺场推行租赁经营的经验。该场是赣南最早兴办的国有果园场, 1995年采取租赁的办法,把果园场切块租赁给职工个体经营,次年就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30万元,税收20万元,偿还农行贷款180万元,同时开发新果园20万公顷,改造老果园100公顷。随着农民、职工开发承包果园有了稳定的收入,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形式——庄园经济又在安远、信丰等县悄然兴起。他们把果业经营的收入投入扩大再生产,横向向农林果牧渔多业发展,纵向向加工、贮藏、流通延伸,形成林果工贸一体化的家庭庄园。到1996年,安远县拥有庄园512家,总产值超过1亿元,其中果业庄园产值占全县果业产值的41.2%,林业庄园产值占全县林业产值的17%。 ☚ (二)推行果业经营形式多元化 四、强化服务,创造果业发展良好环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