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低血压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低血压病 肱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65岁以上老人低于13.3/8kPa(100/60mmHg),称为低血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健忘,严重时可出现晕厥。该病属中医“眩晕”、“厥证”、“虚劳”等范畴。 1 诊断标准 1.1 病名诊断 1.1.1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自汗乏力、耳鸣健忘、畏寒肢冷,严重时可出现晕厥。 1.1.2 发病特点:时发时止,反复发作。 1.1.3 诱发因素:劳则加重,夏季易发,与药物有关,有遗传倾向。 1.1.4 检查项目:皮肤划痕试验减弱或消失,躯体出汗反应消失(即使在高温环境);冷加压试验血压降低或不变。等张紧握运动后血压无明显升高。 参考项目:阿托品性心动过速迟钝;乙酰胆碱液滴眼缩瞳和肾上腺素液滴眼扩瞳,提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均受累;可卡因或羧丙异丙胺滴眼不能扩瞳,说明内源性儿茶酚胺储存不足;血浆儿茶酚胺减少,尿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均减少;血浆心钠素水平降低。 1.2 分类诊断 1.2.1 分型 1.2.1.1 原发性低血压:以女性多见,有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有症状者表现为头晕、视力模糊、乏力、记忆力差,少数人可出现晕厥。除血压偏低外,无其他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这是其特征。 1.2.1.2 直立性低血压:又称体位性低血压。由坐位、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或长时间站立后血压下降(4/2.7kPa,30/20mmHg)为特征。可分为: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以中年男性多见,可能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如头晕眼花、无力甚至晕厥、大小便失禁。 继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伴见于一些慢性疾病中,如脊髓空洞症、周期性麻痹、内分泌功能紊乱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扩血管、降血压、镇静剂等),使小动脉舒缩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低血压。 症状性低血压:为部分慢性疾病的伴随症状之一。凡能引起心搏减弱、心输出量减少、有效血容量下降、血管收缩力降低等原因的慢性疾病均可导致本症,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各种心肌病变后期、缩窄性心包炎,可出现心输出量减少。 1.2.2 分期(暂缺待补) 1.2.3 分级(暂缺待补) 1.3.4 分度 轻度:10.67~12/6.67~8kPa(80~90/50~60mmHg)。 中度:9.33~10.67/5.33~6.67kPa(70~80/40~50mmHg)。 重度:<9.33/<40kPa(<70/<40mmHg)。 1.3 证类诊断 1.3.1 中气不足证(ZYV240) 主症: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力。 兼症:面色无华,自汗。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1.3.2 肝肾阴虚证(ZZGS40) 主症:眩晕头痛,目涩耳鸣,腰膝酸软。 兼症:五心烦热,口干盗汗,少寐多梦。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1.3.3 脾肾阳虚证(ZZPS80) 主症:头晕心悸,畏寒肢冷,气短神疲。 兼症:纳少便溏,小便清长,性欲冷淡。 舌脉: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2 疗效标准 2.1 血压评定 显效:血压上升为12.67/8.67kPa(95/65mmHg)以上者。 有效:血压上升为12/8kPa(90/60mmHg)或高压、低压均上升10mmHg以上者。 无效:血压未升或高压、低压上升不足10mmHg者。 加重:血压继续下降者。 2.2 证候计分评定 2.2.1 计量评分 4分: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自汗乏力、耳鸣健忘、舌脉等证明显,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3分:上证明显,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2分:上证时轻时重,间断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1分:上证较轻,偶尔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0分:上证消失者。 2.2.2 疗效评定 显效:证候全部消失,积分为0或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70%者。 有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50%而<70%者。 无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50%者。 加重: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者。 3 分证论治 3.1 中气不足证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党参15g 黄芪20g 白术10g 当归10g 茯苓12g 陈皮10g 升麻3g 木香6g 酸枣仁12g 3.2 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肾柔肝,滋阴降火。 主方: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 药物:枸杞15g 菊花10g 生地12g 山萸肉10g 丹皮10g 泽泻10g 白芍10g 天门冬10g 地骨皮10g 麦冬10g 3.3 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健脾,益气扶阳。 主方: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制附子(先煎)10g 肉桂10g 熟地10g 山药10g 山萸肉10g 杜仲10g 党参10g 白术10g 干姜10g 仙灵脾10g 4 成药应用 4.1 中气不足证 4.1.1 福人牌补心气口服液:补益心气。1次2支,每日2次,疗程4周。 4.1.2 963牌西藏诺迪康胶囊:补气养心。1次4粒,每日3次,疗程4周。 4.1.3 强健牌绞股蓝总甙片:补气强心。1次4片,每日3次,疗程4周。 4.2 肝肾阴虚证 4.2.1 登峰牌参麦注射液:益气固脱,养阴生脉。1次2ml,肌肉注射,每日2次;1次10~60ml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 4.2.2 华西牌生脉注射液:益气养阴,复脉固脱。1次10~20ml稀释后缓慢静推;1次40~100ml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 4.2.3 福人牌滋心阴口服液:滋阴养心。1次2支,每日2次,疗程4周。 4.2.4 玛奇卡牌杞菊地黄胶囊:滋补肝肾。1次4粒,每日3次,疗程4周。 4.3 脾肾阳虚证 4.3.1 上药牌麝香保心丸:芳香温通,益气活血。1次2粒,口服或含服,每日3次,疗程4周。 4.3.2 999牌参麦注射液:益气固脱,养气回阳。1次2ml,肌肉注射,1日2次;1次10~60ml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疗程2周。 4.3.3 登峰牌宁心宝胶囊:温肾固本。1次2粒,每日2次,疗程4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