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
【概况】: 基源 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嫩茎叶。 原植物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余项见“小麦”条。 【化学】: 叶含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丙三醇[1];叶还含苜蓿素(Tricin)、木犀草素-C-葡萄糖甙(Luteolin-C-glucoside)、芹菜素-C-葡萄糖甙、木犀草素-C-鼠李糖酰-葡萄糖甙[2]。幼芽浸提物的碱性水解物含正阿魏酸(Orthoferulicacid)、8-甲氧基香豆素[3]。 参考文献 [1]CA 1965:63∶6016h [2]Phytochemistry 1964;3∶421 [3]CA 1964;61∶2182h 【药理】: 本品水浸剂有驱蛔作用,对蚯蚓肌肉标本,低浓度兴奋,高浓度麻痹。 对家兔血压、呼吸无影响。动物长期口服或注射,未见毒性症状。曾报道麦秆中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B)对小鼠有显著的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3 。【药性】: 性味 辛,寒。 ❶ 《本草拾遗》:“辛,寒。” ❷ 《日华子本草》:“凉。” 归经 入肝、胃经。 《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气分。” 功效 除烦热,疗黄疸,解酒毒。 主治 黄疸,时疾狂热。 ❶ 《本草拾遗》:“主酒疸目黄,消酒毒暴热。” ❷ 《日华子本草》:“除烦闷,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并利小肠。” ❸ 《纲目》:“小麦秆烧灰,入去疣痣、蚀恶肉膏中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中国秘方全书》:“治黄疸:鲜小麦苗1握(约60~90g),飞滑石15g。水煎去渣,1日2次,连服7天。” ❷ 《千金方》:“治黄疸:生小麦苗捣绞取汁,饮120~140ml,昼夜3~4次。” 食疗 《本草抗癌》:“治癌症虚热:小麦苗60g,水煎作茶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