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
俗称“小黄花”或“黄花鱼”。 硬骨鱼类。鲈形目,石首鱼科。 体延长而侧扁。额骨及前鳃盖骨粘液腔发达。 耳石较大。二背鳍由鳍膜相连,前部由棘组成,尾鳍近圆形,腹鳍胸位。 体被栉鳞,侧线明显,侧线上有鳞5-6行。尾柄长小于尾柄高的3倍。 为近海暖温性结群洄游鱼类。 通常栖于80米以内的中下层水域,但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现象,索饵期更为明显。 以食甲壳类为主,也食小鱼、幼鱼和蛇尾类等。在中国,春季于北部海域(主要在渤海)近河口处产卵,卵浮性,产卵时伴有叫声,成熟年龄在2-3岁。 肉质鲜嫩,可烹制成佳肴。50年代产量很高,但由于捕捞过度,资源严重衰竭,经多年的管理保护,目前资源稍有回升。 现规定可捕体长160毫米(河北)、190毫米(山东)、200毫米(辽宁),体重100克。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和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