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苦酒,米醋。以米,麦、高粱或酒,酒糟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味酸苦,性温。入肝、胃经。散瘀、止血、解毒、杀虫。

治产后血晕,痃癖癥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内服:入汤剂或拌制药物。外用:烧热熏嗅,含漱或和药调敷。脾胃湿甚、痿痹、筋脉拘挛及外感初起忌服。
❶ 治产后血晕:用铁器烧红,更迭淬醋中,就病人之鼻以熏之(《随息居饮食谱》)。

❷ 治过食鱼腥,生冷水菜果实成积者:生姜捣烂,和米醋调食之(《日华子本草》)。
❸ 治鼻血出不止:酢和胡粉半枣许服。
❹ 治霍乱转筋入腹:酢煮青布搨之,冷复易之。
❺ 治乳痈坚:以罐盛醋,烧石令热纳中,沸止,更烧如前,少热,纳乳渍之,冷更烧石纳渍(上3方出《千金方》)。

❻ 治疝气冲痛;青皮,小茴香各15克,以米醋1碗蒸干,加水2碗,煎8分,温和服(《林氏家抄方》)。
❼ 治痈疽初起:生附子,以米醋磨稠汁,围四畔,一日上十余次(《方脉正宗》)。
❽ 治诸肿毒:醋调大黄末涂。
❾ 治汤火伤:醋淋洗(上2方出《随息居饮食谱》)。
❿ 治锁喉风,胀闷不通:土中膝捣汁半碗,加入真米醋半碗,用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随吐涎痰,连挑十余次,吐痰碗许即通(《本草汇言》)。⑾治牙齿疼痛:米醋煮枸杞白皮1升,取0.5升,含漱(《肘后方》)。⑿治牙疼:陈醋120克,花椒6克。水煎,去椒含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
❶ 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关闭门窗,取适量醋(每立方米空间用2~10毫升)用1~2倍水稀释后加热熏蒸,每次1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3~6天。经试验,食醋蒸熏对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同时食醋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5种细菌也有杀菌作用。
❷ 治疗急、慢性传染性肝炎;取米醋1000克,鲜猪骨500克,红、白糖各120克,置锅内共煮(不加水),至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成人每次30~40毫升,小儿(5~10岁)10~15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

1个月为一疗程,慢性者可服2~3个疗程。对有高热者不适用。

❸ 治疗胆道蛔虫病:按年龄大小顿服酸醋30~50毫升或更多,以后视情况可再次服用,直至不痛为止。在疼痛明显减轻的当天或次日,按常规服用驱蛔药物。

❹ 治疗蛲虫病:将食醋用凉开水稀释(每30毫升醋加凉水至100毫升),于睡眠前用消毒导尿管一根插入肛门内约20厘米,然后以消毒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肠内,每次100~14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1次。
❺ 治疗一般外科炎症:取食醋250毫升,置搪瓷碗中加热,沸后加入乳香,没药末各6克,边搅拌边加入淀粉(山芋粉亦可)60克,待成糊状后即将其涂于牛皮纸上(面积应大于病变范围,厚约1~1.5厘米),俟温度降至50℃左右时敷于患处,外加3~4层纱布包扎。如有伤口,按常规处理,在敷以凡士林纱布后再敷醋膏(勿直接涂于伤口,以免腐蚀扩大)。凡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肿、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症皆可应用。

对结核性炎症及骨髓炎等则不适宜。
❻ 治疗石灰烧伤: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试用5%食醋溶液浸洗患部,获得良好效果。洗后患处的灼热刺痛及颜面潮红等症状能立即解除;如形成腐蚀性溃疡者,亦可自行结痂愈合。醋的一般组成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元糖。

具体物质有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