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一种肺部疾患。治疗先清除痰液,用氯化铵0.3~0.6 g,日服3次。急性感染时,应积极抗菌治疗。常选用青霉素G80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同时合用链霉素0.5 g,肌注,每日两次。咯血多者用卡络柳钠10mg,每日两次,肌注。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系由多种原因使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因慢性炎性损害管壁,引起支气管变形、扩张的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常见的原因有支气管、肺因感染使支气管阻塞;长期严重咳嗽伴有感染,损伤支气管壁各层组织、削弱其弹性;支气管慢性炎症、肿瘤、异物、狭窄等。病变多发生在肺下叶,尤以左肺下叶为多见。病人主要表现有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反复咯血等;如伴有继发感染则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食欲减退、贫血等。支气管特殊造影可确诊。治疗:除去原因、控制感染、镇咳祛痰、止血对症及中药治疗等。 支气管扩张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症或化脓性疾病后,由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管壁损伤而管腔扩张。主要表现:长期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青少年多见。治疗:体位引流,控制感染,止血祛痰。药物治疗无效,可手术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所致的支气管壁破坏和扩张。可分为继发性和先天性两种,以前者多见,后者多伴有其他先天异常。本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脓痰(痰放置后可分三层)及反复咯血。支气管碘油造影可确诊。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体位引流、对症治疗及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害了支气管壁,并有大量渗出物积潴、梗阻而使支气管扩张及变形。本病多继发于麻疹、百日咳、腺病毒肺炎,也可见于鼻旁窦炎和哮喘患者。呼吸道异物和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如淋巴结结核)也可诱发本病。先天性疾患引起者较少见。本病若与鼻旁窦炎、内脏左右移位同时存在者,称Katagener综合征。 由以上病因而致支气管长期梗阻,引起肺不张; 管腔内因渗出物潴积而易受细菌感染,继而侵犯管壁纤维组织、肌层和软骨,同时支气管周围组织因肺不张而支持不平衡,造成支气管扩张。肺炎病变易引起支气管内纤毛细胞活动减弱,脓性分泌物不易排出,管壁因炎症引起坏死病变,管壁内弹力纤维消失,管壁间质水肿、纤维化而增厚,更易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淋巴结炎症,压迫、侵蚀支气管壁,破坏纤维组织和肌层,先出现支气管狭窄,继而发生支气管扩张病变。慢性炎症可使支气管壁溃破,剥蚀原来扩张的血管而致出血。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可分二大类: ❶圆柱形,比较局限,见于轻症; ❷囊状,分布范围广,见于重症。 多数患儿起病缓慢,常见于麻疹、百日咳肺炎后长期咳嗽与多痰。痰量随体位而或多或少,含稠厚脓液。收集全日痰液静置于玻璃瓶中,数小时后分离为四层,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为混浊粘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婴儿常出现喘咳和喘鸣音。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且不易控制。有不规则或间歇发热。病程久者可见不同程度血痰、咯血、贫血。病程中缓解和复发常交替出现。患儿易感疲乏不爱活动,病久出现杵状指(趾)。胸部体征变异大,有时听诊无异常,但多数于肺底可听到干湿罗音,肺不张显著者,可听到捻发音或肺呼吸音减弱。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大咯血,并发肺气肿、肺脓肿或脑脓肿。 肺部X线表现不一,常见肺部感染后阴影持久不消失。有支气管异物或肿大淋巴结压迫者,可出现相应的特征性改变。确诊需作支气管造影。 应注意全身强壮治疗,去除诱发本病的致病因素、清除有关传染病灶。可采用有效体位排痰法促使支气管腔潴积分泌物排出,同时可应用中西药祛痰剂,使痰液易于排出。急性发作期应用中西药物控制感染,如清热、解毒的蒲公英、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大青叶等。根据痰液细菌培养,选用抗生素治疗,亦可用雾化疗法。经以上治疗后,对部分轻症有效,重症和长期治疗无效者应作外科肺切除手术治疗。 ☚ 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病 肺脓肿 ☛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和重要的肺内感染性、化脓性疾患。约有50%以上的病例在10岁以内即已发病。它常常继发于支气管肺炎、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之后。所谓先天性支气管扩张是非常少见的。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右位心(可合并内脏反位)和副鼻窦炎三者并存叫做Kartagener综合征。 慢性肺结核、肺脓肿、肺癌和其它支气管腔内肿物阻塞支气管、慢性支气管异物等均可合并程度不同的支气管扩张性改变。一些少见病如胰腺囊性纤维化、血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单侧透明肺、肺隔离症等也可以合并支气管扩张。其它如长期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偶尔也可以发生支气管扩张。这些都是继发于其它独立疾患的支气管扩张,不在本条讨论范围之内。 支气管扩张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长期支气管梗阻和感染,感染累及支气管壁,破坏平滑肌和弹力组织并侵及邻近的支气管周围组织,使支气管发生不可恢复的扩张。病理形态通常可分为柱状、囊状和混合型三种。支气管扩张好发于左侧,一般左侧占2/3,右侧占1/3。又以左肺下叶和左肺舌叶为多见,其次为右肺中叶;病变以一叶或单侧者为多见。X线检查可分为平片及造影两个步骤。胸部平片检查: 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病例平片上均有一些异常征象,甚至肯定本病的存在,因此对平片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❶肺纹理增多、增粗,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周围纤维化,部分原因是支气管内潴留液体。 ❷网状结构或囊状透亮区,透亮区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和分布不均,有如蜂窝状。一般壁较薄。大的透亮区代表囊腔本身,是囊状支气管扩张的直接征象。但有时这类囊状透亮区亦可由于泡性气肿所引起。继发感染明显时多发囊腔内常出现小液面,是囊状支扩的特征性表现。 ❸条状或柱状透亮区,支气管扩张后,管壁因炎变而增厚,内腔增宽,可显示条状或柱状透亮区,是柱状支扩的直接征象。有人把这种代表增厚支气管壁的平行的两条阴影称为“双轨征”。 ❹肺叶或肺段不张,特别在儿童,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的有力证据。所谓“中叶综合征”即是以右肺中叶不张、慢性非特异性肺炎以及大多数病例并有支气管扩张为病理基础的。 ❺在肺纹理增多和网状结构基础上夹杂斑点或小片状肺炎阴影,有时继发感染加重,可以引起肺段或更广泛的炎性实变。前述平片征象均非特异性,只可作为诊断参考,而且不能确定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支气管造影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上具有决定意义,表现如下: ❶柱状扩张,支气管不随分支伸延而逐渐变细,相反管径增粗(X片-39)。支气管正常排列发生改变,呈集中、拼拢现象。病变多位于肺段支气管以下及其分支,远端细小分支和肺泡常不充盈造影剂。扩张支气管排空延迟,动力减弱或消失。 ❷囊状扩张,大多发生于较小的支气管,囊腔充盈造影剂后状如蜂窝或葡萄(X片-40)。 ❸囊状扩张与柱状扩张可以并存。 ❹局限性梭形扩张,指局限一段支气管梭形扩张,其近端和远端支气管管径保持正常。病变可分布于亚肺段支气管或其分支。 另外,还有所谓“可恢复性支气管扩张”,一般指轻度的柱状扩张,在管壁发生严重破坏以前,经内科治疗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利用不同呼吸位相的观察,了解支气管腔的收缩舒张情况,对估计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 支气管肺淀粉样变 支气管结石 ☛ 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