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支气管镜检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支气管镜检查将支气管镜经口腔插入气管和支气管内进行检查及治疗。一般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常用于诊断支气管及肺内病变,并可用于吸除痰液、取除异物。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自1806年内腔镜问世以来,经过多次改进,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光源在镜管尖端的硬管支气管镜。近年,导光纤维软管支气管镜已在临床中不断应用。但因有些病不适用这种软管镜检查,其中主要的有气管异物取出等,所以下面着重介绍硬管支气管镜检查法。初学者应在尸体或动物身上练习操作,并熟悉各种器械的使用和保管,还必须了解支气管、食管的解剖和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 选用支气管镜表
每一镜管必须备有两份灯心。以防检查时发生故障。电源及电线亦应准备两套。各种钳子和吸引器管应尽量备齐,尤其吸取分泌物的吸引管应多备数支。检查儿童或有呼吸困难患者应备有直接喉镜。 麻醉: 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但以局部麻醉为主。10岁以内儿童一般不宜用局部麻醉,以防中毒。 局部麻醉: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麻醉剂有可卡因、丁卡因、赛罗卡因三种。以0.5~1%丁卡因效果较好。一般成人丁卡因总量不应超过0.05g,可卡因不超过0.2g,赛罗卡因不应超过200~400mg。对女性及瘦弱者应适量减少麻醉剂总量。麻醉方法有气管内滴入法、经环甲膜注入法、氧气喷雾吸入法、喉上神经注射麻醉法等,唯第一种最常用,且方便。具体操作为:以喷雾器将1%丁卡因喷入咽部,并逐渐向喉咽部喷入,共2~3次,最后用喉注射器在间接喉镜观察下把会厌软骨钩起,在病人深吸气时将药注入声门,患者即有咳嗽,隔1~2分钟再重复一次。注入总量为0.5%丁卡因2ml。 全身麻醉: 一般为静脉给药法,喉咽部再加用1 %丁卡因表面麻醉。 操作: 患者取仰卧垂头体位,床头与肩齐,枕骨结节离床面约10~15cm。助手坐在患者右侧,以张开的右手托起患者后上颈部,使颈尽量向前; 以左手放在患者头顶部托起头,使头尽量向后下转。 支气管镜送入法: 有经直接喉镜内送入法和支气管镜直接送入法。对已气管切开的患者可以经切开创口送入支气管镜。 ❶经直接喉镜内送入法。先用左手持直接喉镜,挑起会厌软骨,看清声门,然后将支气管镜经直接喉镜内送入气管,再把直接喉镜取下。此法因直接喉镜较宽大,使患者有一定痛苦,但优点是在直接喉镜下可以清楚地检查喉部,并因很快暴露声门而能正确地送入支气管镜,对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即刻改善,如喉部有异物也可及时取出。对儿童患者因支气管镜内不易看清声门,必须采用此法。 ❷气管镜直接送入法。握住支气管镜在右手中指和食指中间,镜柄在拇指和食指中间;另一法为右手取握笔式握住管的后端,支气管镜由口腔正中或稍偏右进入,先看到会厌软骨,挑起软骨,然后看清左侧声带,将镜渐渐送入气管。管尖端通过声带时,在管内只能看到左侧声带。管口斜面向左,管柄向右,如此进入气管,不易损伤声带。支气管镜在气管内应保持正中位,见到前后左右各壁,若只看到一壁,则观察容易产生错误。到气管下端,看清隆凸,并应认清其角度,有无肿胀和溃疡等。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支气管镜进入右侧支气管时,病人头稍左偏,管柄向右,以免伤及气管壁。 经直接喉镜下送入法 支气管镜在直接喉镜内插入气管 取出喉镜,进行气管支气管镜检查 镜内所见: 先看到右上叶支气管的开口,约与隆凸相平; 在管的外侧壁,常在开口的上方可以见到另一较小的上叶支气管副开口。为了清楚地看到开口,镜柄可转向左使镜尖端斜口向右,则光线较为充足,视野较大便于观察。支气管镜再往下,镜柄向下,斜口向上,可于前壁见到半圆形开口,即右中叶开口,中叶和下叶开口即以此为分界。在该处支气管后壁可以见到下叶尖支的开口。9mm直径的支气管镜在检查成人时不能再往下送入,但在镜内可以望见下叶各基底支的开口。内基底支的开口最上,在下叶支气管的内壁、前、侧和后基底支的开口呈三角形,前为前基底支,后外方为侧基底支,后内方为后基底支。 右侧检查完毕后,支气管镜后退到隆凸,见到隆凸后再进入左侧支气管。此时镜柄向右,镜管尖端斜口向左。病人头高度向右偏,并稍向前,务使支气管镜与支气管成一直线,使气管壁不易受到擦伤。左侧支气管较右侧细,与气管所成角度较大,所以左支气管不若右侧容易送入。左上叶支气管的开口离隆凸约5cm,在支气管下端的前外侧壁,相当于8~2点钟的部位,在该处的后壁有下叶尖支的开口,9mm直径支气管镜最深只能达到此处。若须检查下叶各基底支开口则可用较长的7mm支气管镜。 在支气管镜检查时,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某些分段支气管的开口,所看到的开口数目和其位置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 右上叶支气管内的分段开口必须以放大镜观察,开口有两个至四个不等。62.6%有三个开口,即尖支、前支和后支。23.5%有两个开口,即尖支和前支或尖支和后支合并成一支。14%有四个开口,即多一分段开口。 中叶支气管内的两个分段支气管开口,有50%可以在支气管镜内看到,少数病例其开口是上下位置而不是水平位置。 右下叶支气管的尖支和侧基底支的开口在支气管镜内很容易看到,且有改变。50%的病例只能见到尖支和内基底支两个开口,有42%可以看到三个开口,有6.6%可以看到四个开口,一个开口的只有1.4%。 左上叶支气管内的各分段开口也必须用90°或直接侧视放大镜观察,但舌支的开口常能在支气管内直接看到。在放大镜内看到两个开口(即上支和舌支)的有61%,三个开口(即舌支和上支的前支与后支)的有31.7%,四个开口的7.3%。左下叶支气管的尖支在每个病例都能看到,在下叶支气管内见到三个开口的有69%,四个开口的有28.6%,五个开口的有2.4% 注意事项: ❶支气管镜检查应有三名助手。一名协助术者的器械传递和协助吸引分泌物等。一名助手在患者右方负责被检者的头位,随时配合术者的检查而调整头的高低或左右。一名助手专司巡回任务,并随时协助将患者的双肩固定。 ❷儿童患者应准备开口器和牙垫。 ❸应注意气管粘膜情况,如有无充血、溃疡、肿瘤、肉芽、瘢痕或粘膜下血管扩张等,也应注意气管壁有无狭窄,或外腔压迫和移位等现象。必要时须用放大镜观察。 ❹气管内分泌物应充分吸出,并观察其来源于哪一支气管开口,应尽量留置送细菌及肿瘤细胞检查。 ❺对疑有不正常组织,应考虑采取标本作病理检查,但应小心,以防止有可能大量出血或有支气管瘘等发生。 ❻检查时气管内不应有出血情况,如有剧咳妨碍检查或病人有痛感,可由气管镜内用长管喷雾器或由灯心管内喷入少量丁卡因或可卡因等麻醉剂。 ❼助手应随时注意患者口腔内分泌物的积聚,用稍粗的吸引器管吸出,尤其在检查将结束时,为防止支气管镜取出时将分泌物吸入气管,更应将咽部分泌物提前吸出。 ❽扶头助手应固定头于正确位置,这是作好检查的保证。 ❾参加手术的人员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心率、呼吸等,必要时由支气管镜侧管给氧吸入。 并发症: ❶由于麻醉过敏或过量而发生中毒。 ❷由于手术粗糙而造成喉部和气管壁的损伤,产生颈部或胸部的气肿。手术时病人剧咳而使镜尖端损伤或穿破气管壁,造成纵隔或颈部的气肿或气胸。 ❸窒息。系小支气管或支气管被粘液所堵塞,未被吸出之故。 ❹喉软骨的损伤。 ❺咯血。系擦伤所致。 ❻在全麻下进行检查时,如麻醉深度不够,可因器械刺激而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如心跳骤停、喉或支气管痉挛等。 ☚ 呕血 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应用 ☛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系将支气管镜经鼻腔或口腔、咽喉,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内,直接窥查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为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现今常用的支气管镜有两种,硬质支气管镜和纤维光束支气管镜。 ☚ 附: 肺量计 胸膜、肺活组织检查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