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支气管类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支气管类癌carcinoid of bronchus系肺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本癌与小细胞性肺癌同源于支气管粘膜的K细胞。外观呈息肉状、表面光滑、富有血管,分中心型与周围型。癌细胞能分泌5-羟色胺、组织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肠多肽、促胃液素、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等内分泌激素,故可有多种多样的肺外征群。临床表现与其他支气管癌同;诊断主要靠纤支镜取标本病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佳,辅以其他疗法;疗效较好。 支气管类癌 支气管类癌支气管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或“类癌样支气管腺瘤”。起源于支气管粘膜的腺上皮或粘膜下的Kultschi-tzky (Kulchisky)细胞,为支气管腺瘤中的一种主要病理类型。有恶变、转移倾向,故归属于低度恶性的原发性肺癌。支气管类癌的发生率约为原发性肺肿瘤的1~2%,占支气管腺体癌的80~90%。男女发病率相近。可发生在10~90岁,但以40~50岁为最常见。约有4/5的支气管类癌发生于叶、段支气管(中央型),只有1/5发生在亚段以下的周围支气管(周围型)。肿瘤倾向于支气管粘膜下生长。若向管腔内生长,则多形成表面光滑、血管丰富的息肉样肿块,阻塞管腔,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或肺炎,甚至肺脓肿;若向管壁内、外生长,则可形成典型的哑铃状肿块。镜检瘤细胞小、圆形,大小一致,成群聚集,呈索条状排列,有时亦可呈腺管样排列。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相罕见。胞浆丰富,嗜酸性,浆内含有深黑色嗜银颗粒,相当于电镜所见的神经分泌型颗粒。颗粒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类癌和异位内分泌症状(参见“副癌综合症”条目)。瘤组织的间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它们有时发生玻璃样变、淀粉样变、软骨样化生,甚至骨化。约有2~5%支气管类癌呈不典型生长。细胞呈梭状,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有核分裂相。电镜检查,瘤细胞富有酸性磷酸酶和5-核苷酸酶。约有20~30%支气管类癌有局部淋巴结或向胸外转移,如肝、肾上腺、骨胳等。症状随肿瘤生长部位和支气管腔有无阻塞、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而异。中央型类癌,早期即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反复痰血和肺部感染症状。周围型类癌多无症状,常于X线检查时发现。约有2~7%的支气管类癌发生类癌综合症状。严重的类癌综合征,提示肿瘤广泛转移。肿瘤极小、X线可阴性。近肺门的支气管类癌,可呈半圆形阴影。周围型类癌呈结节状或球形,可伴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甚至肺脓肿。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高。肺活组织检查可以确诊。痰脱落细胞检查对诊断无帮助。支气管类癌应与周围型支气管癌、肺结核球和良性肿瘤作鉴别。手术切除,效果良好,5年生存率高达90%。 ☚ 支气管腺体癌 支气管乳头状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