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广韵》昌石切,入昔,昌。

❶ 浅朱色。亦泛指红色。《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駵。”{孔颖达}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汉}{班固}《西都赋》:“风毛雨血,洒野蔽天,平原赤,勇士厉。”{清}{方殿元}《章贡舟中作歌》之五:“江窄风移万山石,中天无云炎日赤。”{宋}{陆游}《幽居》诗:“迎霜南阜枫林赤,饱雨西村菜甲青。”{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词:“赤橙黄緑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❷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指南方。《周礼·考工记·画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
❸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宋书·符瑞志上》引《春秋玉版谶》:“代赤者{魏}公子。”
❹ 诛灭。

《文选·扬雄<解嘲>》:“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李善}注:“赤,谓诛灭也。”{唐}{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范晔}悖乱,虽不爲史,其宗族亦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❺ 空尽无物。{宋}{王安石}《读诏书》诗:“日射地穿千里赤,风吹沙度满城黄。”{高晓声}《觅》三:“因为这儿的地,决不会赤,就是在冬天,田埂上也还有青草。”
❻ 外表无所遮饰;裸露。{明}{何景明}《采葛篇》:“{越}妇腰镰赤双足,褰裳行歌入中谷。”《水浒传》第一〇二回:“只见一簇人亚肩叠背的围著一个汉子,赤著上身,在那阴凉树下,喝喝地使棒。”{杨朔}《木棉花》:“苦力们赤著脊梁,光著脚板,在推,在拉,在掮。”
❼ 纯真;忠诚。{清}{洪昇}《长生殿·权哄》:“微臣呵,寸心赤,只有吾皇鑒昭。”{唐}{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以兹报主寸心赤,气却西戎迴北狄。”
❽ 指真诚之心。

《隋书·宇文庆传》:“不以庸下,亲蒙推赤。”{明}{刘若愚}《酌中志·三朝典礼之臣纪略》:“凡{田}所进纳御前钱粮,皆两人设处置办,{田}亦推赤不疑。”
❾ “赤子”的简称。本指婴儿,后亦比喻百姓。《明史·循吏传·徐九思》:“〔{九思}〕爲治,于单赤务加恩,而御豪猾特严。”{清}{陈元龙}《粤西旧无育婴堂创建告成有作》诗:“圣治重仁育,保民如保赤。”{清}{张映辰}《捉骡行》:“方今朝廷爱黎赤,如救焚溺疗饑荒。”
❿ 指鲜血。

{清}{程嘉燧}《和东坡岐亭戒杀诗》:“不见屠沽林,哀号目流赤。”
⓫ 用以象征革命或革命胜利。

{郭沫若}《满江红》词:“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⓬ 旧时亦以指共产党。

{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馀人。”
⓭ 蒙古语中表示“人”的后缀,犹汉语的“者”。《元史·兵志二》:“爲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亲烹饪以奉上饮食者,曰博尔赤。

侍上带刀及弓矢者,曰云都赤﹑阔端赤。”{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二折:“虎儿赤吹弹,保儿赤割肉,毕彻赤把体面。”
⓮ 象声词。{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那厮赤的唤了一声,那妮子赤的应了一声,早是这吃敲才胆硬。”
⓯ “赤县”的简称。《宋史·王安礼传》:“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繫皆空。”《旧唐书·严震传》:“{郑县}升爲赤,诸县升爲畿。”
⓰ 通“[尺]”。{战国 楚}{宋玉}《钓赋》:“饵若蛆螾,钓如细鍼,以出三赤之鱼于数仞之水中。”{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封者立石高一丈二赤。”《意林》卷四引《风俗通》作“尺”。{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释}氏者,身长丈六赤……瑞象则八赤而已,盖减师之半。”
⓱ 通“[斥]”。指斥候,古代军中侦察敌情的人。

《史记·晋世家》:“〔{成公}〕六年,伐{秦},虏{秦}将赤。”{司马贞}索隐:“赤即斥,谓斥候之人也。按{宣}八年《左传》云:‘{晋}伐{秦},获{秦}谍,杀诸{绛}市。’盖彼谍即此赤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