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诒伊戚
诒:遗留。 伊:此,这。戚:忧愁,悲哀。 自己留下这烦恼和忧愁。 指自寻烦恼,自招祸殃。《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北齐书·文襄帝纪》:“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有恶逆之祸,覆宗绝嗣,自诒伊戚。” 也作【自贻伊戚】、【自遗伊戚】。(贻、遗:义同“诒”。 )《左传·宣公二年》:“我之怀矣,自贻伊戚,其我之谓矣。”(怀:怀恋。)《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又有❶ 【自贻伊咎】。 (咎:过失,罪过。)宋·孔平仲《续世说·汰侈》:“郭孝恪为虏所屠,可谓自贻伊咎耳。” ❷ 【自寻烦恼】。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哭一会子,才算完了这一天的事。”巴金《化雪的日子》:“我劝你还是回家去同景芳好好地过日子,不要自寻烦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