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边际收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边际收益biān jì shōu yìмаржинча (прбыль, вручка)

边际收益margin al revenue

每增加一单位变动生产资源所能增加的总收益或总产品价值。亦即边际产值。计算公式为: MR=MPP·P或=,式中MR为边际收益,MPP为边际产量,P为价格,△TR为总收益的增量,△X为变动资源投入量的增量。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只要继续增加资源投入量,就可以增加纯收益;若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则表示增加投入资源所取得的收益已不能抵偿成本支出,使纯收益下降。因此,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能取得最大纯收益。这时,也是资源投入量的最佳点。

边际收益

[参] 边际利润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改变量。换言之,在任何给定的销售量中,它是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可正值也可负值)。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有关厂商如何决定能取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价格的理论。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和需求的价格弹性(E)等概念紧密相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E=∞),总收益(TR)随销售量(q)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MR=AR=P)。在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销售量同价格成反比。这里有3种情况:一是需求弹性大于1(E>1),即售量的增加的百分比,快于价格降低的百分比,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增加,尽管不是同比例增加,平均收益(AR)下降,边际收益为零(MR=0);三是需求弹性小于1(E<1),这时总收益(TR)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平均收益(AR)更快下降,边际收益(MR)为负数。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边际收益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也等于价格。

边际收益

又称“边际报酬”。有两种含义:(1) 英文为Marginal Return,含义与“边际产量”相同,即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新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量。(2) 英文为Marginal Revenue,含义为: 新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这里的收益是指货币收益或销售收入。参见“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生产者多出售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它的计量可用某种产品两个连续销售量的收益相减得出。例如,一厂商销售两部汽车,收益为二万元。当销售三部时,收益为二万八千元,其边际收益就是八千元。
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认为,随着商品销售量的增加,边际收益的变动趋势依每个厂商面临的需求状况而变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在图表中呈一水平线。在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情况下,边际收益则在图表中形成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呈递减的趋势。在通常情况下,边际收益小于价格。边际收益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厂商们就会扩大生产,反之则缩减生产。当二者相等时,表示生产规模达到最适度。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条件,决定着厂商的生产规模。
【参】 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

是指总收益对产量的变化率。即在产量q处多销售一个单位商品时总收益的增量。边际收益最早由法国库尔诺于1838年以数字形式提出,1930年前后许多经济学家同时从文字表述、数字分析等不同角度加以发展,其中,英国罗宾逊和美国张伯伦最为清楚地表述了这一概念。设总收益函数为R=R(q),则边际收益为:MR=dR/dq。它是产量q的函数,称为边际收益函数,在坐标平面上表示为一条曲线,称为边际收益曲线。MR与需求弹性E的关系为:MR=p (1-1/|E|)。这表示在任何产量q处,如果|E|>1,则MR (q) >0,即R(q)是q的递增函数;如果|E|=1,则MR(q)=0,即R (q) 达到极大值;如果|E|<1,则MR(q)<0,即R (q)是q的递减函数。随着|E|的增大,价格p与MR的差不断减少,并且当|E|趋于无穷时,MR趋于价格p。MR、AR和|E|的关系为:AR/AR-MR=|E|,AR (q) >MR (q)。如果MR>0,则|E|>1,即需求弹性为强弹性; 如果MR=0,则|E|=1,则需求弹性为单位弹性; 如果MR<0,则|E|<1,即需求弹性为低弹性。MR与总收益R的关系为: 在任何产量q处,MR(q) 等于总收益曲线上相应点的切线斜率。

☚ 边际成本   边际效用 ☛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

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总收益=单位商品价格×销售的商品总量)。这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不会随销售量的增加而改变(见图一)。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企业销售量增加会使需求价格下降,边际收益随销售量的增加而递减(见图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企业决定产量规模的一个原则。

☚ 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 ☛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指产品产量的微小变动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或者每增加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记作MR。边际收益的计算应为MR=dy·py或MR=△y·py,其中y为产量,py为产品单价。边际收益在经济决策中有着重要意义。

☚ 边际成本   产品边际替代率 ☛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指增加出售一单位产品导致的总收益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MR=(△TR)/(△Q),其中MR代表边际收益,△Q和△TR分别为产品销售增量与随之产生的总收益增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因为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具有无限弹性,所以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此时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相重合。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是自左至右向下倾斜的,此时为增加出售一单位产品就要降低所销售的全部产品的价格,故而边际收益低于价格。此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或需求曲线的下方。边际收益在厂商分析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运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可以建立利润最大化条件。

☚ 总收益   平均收益 ☛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总收益对产量的变化率,即多销售一单位产品时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是总收益曲线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和平均收益,与需求曲线重合,是一条以市场价格为高度的水平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意味着要增加一单位产出的销售,必须要降低全部产出的价格,因而价格大于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曲线向下倾斜并低于平均收益曲线。
边际收益(MR)与需求的价格弹性(E)的关系为MR=P(1-1/|E|)。如果|E|>1,则MR>0,说明总收益随着销售的增加而增加;如果|E|=1,则MR=0,这时总收益与销售量无关;如果|E|<1,则MR<0,说明总收益随着销售的增加而减少。
边际收益是厂商理论的核心概念。利润最大化均衡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与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的乘积所形成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 平均收益   利润 ☛
000001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