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胜论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胜论派

(梵文“吠世师”——特征) 古印度哲学体系。

首次系统地阐述胜论派(胜论经)的是羯那陀(公元前6—5世纪)。在波罗沙陀派达(公元4世纪)的著作《摄句义法论》中,胜论派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在胜论派体系中,唯物主义倾向极为强烈。胜论派确立了万物的七个范畴:实体、质、作用、本质、特征、属性、非存在。

前三个范畴实在地存在著。后三个逻辑范畴乃是理性活动的产物。

对于认识来说,“特征”(胜论派这一学说由此得名)这一范畴起著重要作用,因为在特征中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实际存在的实体。世界是由具有质和作用的实体组成的。

胜论派指出了九种实体:土、水、光、空气、以太、时间、空间、灵魂、意。

前面四个实体的原子构成了所有物质的客体。原子是永恒的、不可分的和看不见的,原子没有广延性,但是,它们的组合却能构成一切具有广延性的物体。世界灵魂控制著原子的结合。

存在于时间、空间和以太之中的世界,由于原子的不断运动,会有周期地形成,也会有周期地遭到毁灭。根据起源不同,原子以性质分为四种并能引起四种类型的感觉:触觉、味觉、视觉和嗅觉。胜论派的认识论接近于尼夜耶派的认识论,它指出了四种真实的认识和四种虚假的认识。真理是由知觉、推论、记忆和直觉提供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