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花栽培pot flowers culture;potted flowers culture盆栽观赏植物的全部实施过程及日常技术管理。一切观赏植物均可以盆栽。盆花则多指植株较小,株丛较密,栽于一般粘土盆内而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大型观赏植物栽于特制容器之内的,称容器栽培(container culture);或栽在大木桶内的,称桶栽(tubculture)。盆花是为了移动方便而兴起的。中国盆栽花卉历史悠久。一些花卉冬季需要保护,移至室内越冬,也必需借助于盆栽。此外,在节日或其他庆典需要短期陈设花卉时,也以用盆花进行“排列”、“组合”较为方便。其他如花卉展览或点缀几案、阳台、廊亭、台阶等,也常用盆花。 盆土要求排水良好、养分充足。盆土要颗粒大、孔隙多,因此砂土比粘土好。但砂土对养分与水分的保持力很低,不利于植物生长,所以需加腐熟有机质,如厩肥、堆肥、腐叶土等。泥炭土虽不含太多肥分,但可增加土壤持水力,故也常用来伴随其他有机质拌入砂土中。这样,就达到了既持水,又能排水。近年又用蛭石及珍珠岩掺在盆土中,也是为了增加既持水又排水的能力。理想的盆土,土壤与有机质含量占50%,水分占25%,空气占25%。在土壤中有砂子,还要有壤土和有机质,混成砂质壤土。有机质中常含有植物的碎根、枝叶、昆虫、细菌、真菌、蠕虫及其他小生物体,它们在发酵腐烂后即成了腐殖质。所含的元素有钙、钾、镁、磷及其他微量元素,都是植物需要的。还有在腐熟过程中,许多元素溶解在土壤水中,如氮素、磷酸盐类、硫化物等,根部容易吸收。释放出来的少量二氧化碳与土壤中的水分结合,而呈微酸性。土壤加入腐殖质后,土质变得疏松,形成团粒结构,通气性提高,持水力加强,新根伸长容易,盆栽日久,也不致密实板结。 大规模的盆花苗圃,可以实行全部机械化和自动化。土壤只是维持植物的稳定性,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而植物需要的养分,则大部靠日常灌溉用水中掺入人工配好的化学液肥。这样肥、水同施,既省工,又符合植物需要。这种盆栽土的配制,如泥炭藓、砾石、蛭石、珍珠岩等均不能提供养分,肥、水共施则是当前工厂化盆化育苗的新趋向。盆栽苗圃并不宜经常使用喷灌,原因是水滴落在叶面,很快流到地上而只部分流入盆中,水的浪费很大。而且空气中飘浮的病害孢子会随着水滴落在叶面,容易引起病害。 可将刚播过种或在小苗阶段的小盆,置于一木槽中,槽底铺上不漏水的塑料薄膜,小盆下部四面均有纵向的进水口。槽内放入水肥混合液,水位逐渐上升,水即自下部开口浸入,几分钟即可完成几百盆的灌水工作。多余的水还会渐渐排出回收再用。 不同品种的盆花,对光照度有不同的需要,喜光的盆花,可整齐地排在平地上,并按冠幅大小经常调整距离。对喜阴的盆花如秋海棠、彩叶草等,可在距地面1.7~2.0m处张起塑料遮荫网,并按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遮荫网。在冬季自然光不足,温室内需增加冷光型荧光灯照明补光。不同盆花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同,如菊花、一品红等短日照植物,在日照变短的8月下旬以后进行花芽分化。如球根秋海棠及小白菊等长日照植物,只能在春季日照加长后形成花芽。也有一些对日照长短不敏感的植物,如非洲紫罗兰、月季等。弄清这些习性,可以人为地掌握光照时间,以左右花期。 掌握好温度是盆花栽培成败的关键。其中包括气温、土温、日温、夜温等不同的要求,还有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不同反应等。日夜温差大小,对花卉的生长很有影响。要掌握适当的温差,日间比夜间高5~7℃最好。实际上,露地栽培盆花,温度无法控制。只有温室栽培盆花,可以人工控制。如提高或降低室温,并使之具有最佳的昼夜温差。不过冬季夜间温度很低,要达到理想标准,需要很多能源。冬季光照弱,一些喜凉的花卉如香石竹、金鱼草等,日夜温度在连续阴天时所差无几,也照常生长。所以,各种花卉的要求也不相同,应结合其他因素及经济成本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气温对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输导运转等,均有直接影响。温度升高而水分及二氧化碳充足,光合作用必然提高;但到达35℃,即迅速下降或停止。而少数沙生植物如仙人掌类花卉,却能耐50~55℃的高温。温度低到0℃时,绝大部分植物都会停止光合作用;只有极地植物能在0℃下继续生存。又如彩叶草、水塔花、花叶万年青等热带植物,如气温降到10℃以下,即遭冷害。土温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根部吸收水分、肥料及其他物质等,均有很大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在0℃以上开始,直至44℃停止,愈是高温活动愈强烈,它使许多有机物转化成为植物可以吸收的状态,这对盆花栽培很重要。但春季有些盆花放在露地,冷凉的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少,很难吸到养分。要使盆土温度上升,可于春季将盆花放在一层稻草或木板上。北欧国家将花盆放在木框中,下面用塑料管喷出温水加温或灌溉,能保持15.5℃,解决了早春土温过低的问题。 盆栽花卉在各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实生苗幼小时期及刚生根的插条所需温度要高于成苗以后。花芽开始分化表示生殖生长的开始,自种子发芽至花芽分化属于营养生长,这两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如杓兰(Cypripedium)、蒲包花、瓜叶菊、紫罗兰(Matthiola )及天竺葵等花卉的花芽分化在10~15.5℃之间。菊花则在15.5℃左右,它的品种有的在15.5℃以上,有的在15.5℃以下,经营菊花生产的人就要选择销路最好的时机与品种。球根花卉如西班牙鸢尾、水仙、风信子等,花芽分化在21~26.5℃之间,而且时间较短。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者互相制约,如果营养生长达不到要求的温度,则生殖生长不能开始。温度的高低还影响花色与开花的延续期,一般情况较低温度可以导致花色浓,对红色、粉色、铜色花朵反应十分敏感。一品红只要稍低几度,颜色即显暗红。 总之,盆花栽培的限制因素很多,即使完全掌握关键技术,也会出现成本高和失去自然之趣的不利因素。花卉盆栽,只要能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匠心独具,也是可以做到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另有一番情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