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波尔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波尔恩 【全称】:斯蒂凡·波尔恩 【生卒】:1824—1898 【介绍】: 1848-1849年德国革命时期的改良主义代表人物。 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当过排字工人。1845年参加“柏林手工业同盟”,一年后加入正义者同盟。1846年在巴黎结识恩格斯,后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积极活动者。在1848年德国革命时是柏林工人中央委员会和工人兄弟会的领导人,担任工人兄弟会的主席和这个组织的会刊《兄弟》的主编。这个组织在发动工人参加实际斗争上起了一些作用。但波尔恩在政治上迎合落后工人的传统偏见,“和各色各样的坏家伙‘称兄道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0页)。 他认为工人阶级斗争的基本目的是进行微小的改良,实行合作制,组织互助等,而脱离政治斗争和德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在理论纲领上,他把《共产党宣言》的个别原理和路易·勃朗、蒲鲁东的改良思想拼凑在一起,模糊工人的意识。 1849年5月,他参加德累斯顿起义,失败后,逃亡瑞士,不久便脱离了工人运动,当了文学教员。列宁认为他是1848-1849年德国工人运动中与俄国经济派相似趋向的代表人物(参见《列宁全集》第9卷第125页脚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