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取邺
东汉末曹操在统一北方中击破袁谭、袁尚大本营的战争。 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操攻黎阳(河南浚县),袁谭、袁尚败走还邺(今临漳西南)。建安九年春正月,曹操乘袁谭、袁尚自相残杀之际,接受袁谭的投降求救,进军邺城。当时袁尚留苏由、审配守邺城,曹军进军到洹水(在河南北境,又名安阳河),苏由投降。 曹军一到邺城就开始攻城,起土山,挖地道。 武安县长尹楷驻扎在毛城(在今武安西),保护从邺城通往上党的粮道。四月,曹操留曹洪攻打邺城,自己带兵攻下毛城后回师邺城。 袁尚的将领沮鹄守邯郸,曹军又攻破邯郸。易阳县令韩范、涉县县长梁岐带领全城投降,封为关内侯。五月,毁掉土山、地道,在邺城四周挖了深壕,掘开漳水灌城,城里人饿死大半。七月,袁尚救援邺城,临滏水(今滏阳河)为营,举火与城中联络,审配从城中出击,被曹军击败。 袁尚军溃逃中山。邺城被围八月有余,城中粮尽。 八月二日,审配之侄审荣夜晚打开所守东门放曹兵进城。审配前来迎战,战败被擒,后被杀,曹操遂占领袁氏根据地邺城。 |